欢迎您来珠宝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珠宝行业 > 珠宝市场 > 大学生求职谨防自信膨胀
大学生求职谨防自信膨胀
作者: 时间:2007/12/17 阅读:410次

  由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2008年化工、机电、建筑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260多家相关单位到现场招揽人才。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化工类毕业生特别吃香,不少单位开口就要几十人。而在招聘会上,也不乏处于观望之中的毕业生,他们不是没有找到中意的单位,但是却不想过早签约,把自己绑住。就业专家提醒广大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合适的单位要尽早签约,以免错失良机。(12月16日《扬子晚报》)
  
  近期以来,不少急于在年前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不断地在招聘会忙碌和奔波。但不少毕业生虽然对工作比较担心,找到合适的单位却又迟迟不签约,还是要等等再说,原因是怕早签了会吃亏——他们似乎并不怕找不到工作。《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专题报道,对大学生这种“约而不签”的求职现象称之为“骑驴找马”。好多老师及专家表示,这样的求职现象不太正常,前景堪忧。
  
  我认为,大学生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骑驴找马”的求职情况,除了用人单位之间确实有差距之类客观因素以外,与他们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过于自信,好像应聘求职是买东西似的,货比三家才能买到最好的。他们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找工作只停留在工资待遇、工作性质、单位环境等感性标准上,总认为自己有学历、有思想、有特点,各方面条件都优越,一定会找到最好工作。甚至好多人条件一般,已经选到很不错的单位了,可还不满足,也跟着大家一起继续到处“应聘”。
  
  这种“骑驴找马”式的求职应聘,弊端是多方面的。首先给用人单位的招工工作带来不便,他们好不容易定下聘用对象,结果却不来签约,还得从头再聘。其次,占着名额却不签约,使某些目标专一、急于签约的同学失去了机会。当然,最受影响的还是本人,这山望那山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选到最后还未必能真正如愿,有的甚至还不如之前所选的。还有一些人最初的选择很不错,可放弃后再到其它单位应聘,结果不是屡屡碰壁,就是明显不如先前的,再回头原来的单位用人名额已满了,反而落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局。
  
  大学生在求职上的好高骛远,需要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引导。引导的关键,又要力戒他们的盲目自信心理,告诫他们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从就业角度来说,还是先找份相对合适的工作干着再说,然后在工作过程中边干边学,时机成熟再作调整。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才是重要的。光凭学历或理论上的“经验”,即使找到了所谓“最好”的工作,也未必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过于自信,见异思迁,反而会给各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也是不足取的。
  
  据16日《扬子晚报》报道,15日召开的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对明年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确定了改革方案,这对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意味着艰难。在此语境下,我认为大学生求职更应慎之又慎,别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以免错失良机。 
 
来源:《东方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