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广东省政协委员、龙岗宝协会长、金雅福集团董事长黄仕坤带来五份提案,聚焦黄金珠宝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建设,以及发挥广东“黄金内湾”核心引擎作用,助力大湾区成为全球金刚石产业创新高地,同时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重要议题,为广东乃至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第一份提案关注黄金珠宝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问题。当前黄金珠宝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仅面临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且目前人工智能与黄金珠宝产业融合不足,数据资源和质量不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对此,黄仕坤提出多项建议,包括设立研发专项资金和消费专项资金,搭建数据平台,推动数据和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黄金珠宝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问题,推动黄金珠宝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和高端化发展,提升中国黄金珠宝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份提案聚焦黄金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公开数据推算,我国民间存金量超过1万吨,价值约5.9万亿元。随着金价上涨和新兴消费力不足,激活这部分存量经济成为黄金珠宝产业升级的关键。黄仕坤指出,黄金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补充原生资源的不足,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他建议,通过构建黄金珠宝行业循环经济标杆项目,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设立全国性数字化交易平台,增强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同时,推广智慧零售模式,培养消费者的黄金回收习惯,促进存量黄金流通变现,推动增量经济发展。
第三份提案建议将黄金珠宝类别纳入以旧换新范围。2024年起,国家陆续发布政策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广东省积极响应,结合本地特色,推出多项具体实施方案,并在2025年进一步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广东省作为全国黄金珠宝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企业数量,然而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库存周转率下降等问题,因此,黄仕坤建议将黄金珠宝类别纳入以旧换新范围,通过遴选以旧换新标杆项目、加强回收利用能力建设、扩大补贴范围、建立健全黄金回收循环标准等措施,进一步激活民间庞大存量经济,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增长,显著促进消费回暖。
第四份提案围绕金刚石产业创新发展。针对金刚石衬底材料产业发展,提案强调其在半导体散热、5G/6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黄仕坤建议通过技术创新整合、拓展应用领域、加强产业链融合和政策支持,推动金刚石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大湾区建设全球金刚石产业创新高地。这不仅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也为广东打造“黄金内湾”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五份提案强调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已逐渐发展为广东支柱产业。然而,行业面临运营与策划人才供不应求、高端创意人才匮乏等问题。黄仕坤呼吁,政府应出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培训机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框架,规范培训市场。同时强化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体地位,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降低创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