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又逢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季节。相对于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令人窒息的传统招聘会,网上求职以免费浏览申请、大量职位信息、随时随地进入等方便性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青睐。虽然通过网络找工作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鲜事,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这个势头更加强劲。然而网上应聘,有人欢喜有人忧,幸运求职者会欣喜若狂,而陷入麻烦者会扼腕叹息。
受害者:网上应聘麻烦多
“网上应聘让我吃尽了苦头,” 提起自己当年网上应聘经历,现供职于沈阳某建筑公司的薛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自从在网上登了发布了求职信息后,邮箱里面每天有数不清的垃圾邮件,无奈最后只好更换自己用了三年的邮箱,个人信息也好象被暴露了,时不时还会接到陌生电话的骚扰。”
薛先生前年毕业于一所重点高校,和所有求职者一样,刚踏出校门的他特别偏好于网上招聘,却吝于挤各种各样的招聘会。
毫无疑问,比起现场招聘,网上应聘具有显而易见的天然优势:方便、成本低、信息量大,时间灵活。正因如此,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关注。
欣喜之余,网上应聘引起的问题也与众多求职者不期而遇,投递简历的时候往往都要留下自己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经历了网上求职的麻烦事后,薛先生再也没在网上投过任何简历,之后通过朋友介绍来到目前的工作单位。
和薛先生一样,现供职于某软件公司的小刘也有类似的经历。小刘毕业于北京一所大学,当时也热衷于网上应聘。
“工作没有找到,倒是麻烦事惹了一大堆。”回忆自己网上应聘的经历,小刘仍然记忆犹新,经常有陌生电话打过来,自己还以为是用人单位打的,马上回过去,才发现根本不是。
据他回忆,网上投简历真正回复的单位寥寥无几。虽然每次发邮件时都点击“已读回执”,“但几乎没有几家单位会留意。”小刘说。
成功者:网上应聘会成功
去年毕业的范小姐就明显比薛先生和小刘幸运得多。毕业前,通过某大型人才就业网,小范发现了一家广告公司招聘,随后,依照网上提供的邮箱和应聘程序,投出了自己第一份电子简历。
按照公司原定的招聘日程,两天后她顺利接到了公司的面试通知。这有些让她感觉意外,“说实话,当时也有些忐忑不安,投过简历后还查了公司的具体资料,并实地考察了解情况。”范小姐说,通过几轮面试和笔试后顺利被公司录用了,待遇也蛮不错。
虽然最后因其他缘由选择了另一份工作,但谈起自己网上成功的应聘经历,范小姐仍津津乐道,“确实很幸运,好多同学投简历后都没有回音,没想到自己一次就成功了。”
与其他人不一样,她倒有些不能接受现场招聘的方式,“现场招聘往往让人摸不着边际,而且黑压压的人群让你根本静不下心来认真了解招聘信息。”
直到现在,她呕心总结的“网上求职成功经验谈”依然放在博客显著位置,“让对网上应聘有兴趣的朋友们多一些经验。”范小姐说。
辨证认识网上应聘
尽管上网求职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在网上求职的过程中犯着不同程度的错误,因网上应聘所导致的麻烦事仍让许多求职者苦不堪言。
有关专家提醒求职者,应辨证认识网上应聘,切忌走极端,要理性看待网上应聘。投简历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的发简历。网上求职,如果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硬”条件的话,在第一轮过滤条件时简历就会被刷下,再投多少次也没用;更重要的是要当心网络求职陷阱,要借助多管齐下的方式判断公司招聘的诚意,大部分公司都不止采用一种招聘方式,会在网站、报纸、人才市场同时进行招聘,一般这类招聘的规模大,比较可信。一定要对公司的地址进行核实,以辨别是否是“皮包公司”,还需牢记应聘不掏钱的原则。
相关链接:警惕网络求职的十大陷阱
1、不要登录非正规的网站。一般而言,正规网站上的招聘信息来源比较可靠,在校的大学生可以尽量在高校就业网上寻找自己满意的职位,因为学校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
2、不要向任何网上“雇主”发送自己的某些个人重要资料,例如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及银行账号。由于网络的安全性还无法控制,个人或企业在网络上输入的信息有可能被他人窃取、利用,造成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
3、不要盲目地发送自己的简历,网上的信息量很大,但自己要有准确的定位,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有方向地向招聘单位求职,否则接下来的面试或通知会让你疲于奔命,应接不暇。
4、不要同时应聘同一单位的数个不同岗位。不少大公司的软件系统会直接删除应聘信息含糊不清的简历。同时这样做,非常容易给招聘单位留下随意、不专业的不良印象,甚至认为你缺乏必要的诚意和诚信。
5、不要以同一份简历来应聘不同的公司或不同的职位。简历的作用是让招聘单位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关于你最多的有用信息。针对不同的要求,略微地改动一下,写几句量身定做的求职语句,表现出你对该行业、企业的了解,对该工作的重视。
6、不要申请不符合自己实力的职位。衡量一下自己所申请的职位要求是否和自己简历中的描述相称,如果学历、工作经验、年龄、职称、认证、性别等条件仅有一至两项符合的话,很可能第一轮就被按照条件设置进行检索而刷了下来。
7、不要以附件的形式来发送自己的求职简历。因为技术的原因,某些招聘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有的时候附件会感染病毒,招聘单位也不会打开。所以最好按照公司网站招聘区域的要求发送,或者干脆用纯文本格式。
8、不要以很高的频率发送简历。尽量避免在一周之内重复发送简历至一家公司,这样不是在强调你求职的决心,而是在打扰人家正常的工作秩序。这种行为很可能引起招聘单位的反感从而过滤掉你的邮件,让大好的工作机会白白溜走。
9、不要忽视已经发送的简历。最好对发出的简历做一份跟踪档案,分类并随时关注它的进展,尤其要记录下应聘公司的信息。如果你在面试通知的时候满头雾水或者张冠李戴,很可能招聘公司会因为你的没有用心而就此取消面谈。
10、不要因为没有回音而过分焦虑。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小心细致,有耐心有坚持,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