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而求职受挫后遗症更是不断在各地怪诞上演。这不,清明节期间,连续三天,都有求职者在求职受挫后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失常举动:3日,一名在广州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乘坐火车返乡途中突然情绪失控,在38小时之内共有10余次轻生行为,幸亏被列车长和乘务长及时制止;(《东亚经贸新闻》4月6日)
4日也就是清明节的上午11时,一20多岁的男子在罗湖人才市场前摆灵位,上写“人才市场”,并穿青衣跪拜。据猜测,该男子因找工作受挫,才做出如此偏激行为;(《南方都市报》4月5日)
5日中午,南京一名河南籍中年男子,在南京市肿瘤医院门口突然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据称,男子此举是为宣泄求职无门的郁闷。(《南京晨报》4月6日)
求职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屡屡的求职受挫之后,有些人的求职心理不再理智、不再平和,而是变得浮躁、变得焦虑,进而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怪诞行为。这三名男子虽然行为表现各异,但事件的性质却是完全一致,即都源于一种无法排解的求职受挫焦虑。
求职受挫焦虑是一种时代病,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比较明显。在残酷的求职现状下,求职者们挖空心思的努力时常会化为乌有,这不免让他们感到焦虑难耐,于是,有些人会想方设法寻求外力来帮忙,哪怕是虚无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力量也不放过,并会把这种虚无的力量人为地放大,以至于形成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迷信。两年前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竞相跪拜卧佛寺(因卧佛寺是英语office的谐音,大学生们希望能挤进公司去当白领),同样也是在这种莫可名状的求职焦虑导致下产生的荒唐迷信行为。
长久地遭受求职焦虑煎熬的结果,在使一部分人走向虚无和迷信的同时,还会让一些心理承受力不高的求职者出现心理问题,甚至精神崩溃。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因求职受挫而走向绝路的悲剧事件屡有发生。这些事件在让人触目惊心的同时,却也在警示着社会:既然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让一部分人产生求职受挫焦虑,那么,社会就有责任去缓解或者消弭人们的这种焦虑,至少,也应该对这种行将蔓延的焦虑心态抱有足够的警惕。譬如,政府有关部门和一些高校在举办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培训中心的同时,还应该和心理机构、人才市场联动,举办一些公益性的就业心理疏导中心,对那些具有求职受挫焦虑倾向的求职者给予主动的紧急心理救济。诚如此,则不啻为社会之幸、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