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22日湖北省公务员面试的临近,一种为面试考生特设的万元面试特训班日益火爆。“特训6天,学费1万元,未被录取即可退费。”——
新闻事件
面试特训班火热江城
“特训6天,学费1万元,未被录取即可退费。”随着6月22日湖北省公务员面试的临近,一种为面试考生特设的万元面试特训班日益火爆。
什么样的培训班收取如此高的学费?记者在湖北某公务员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上看到:面试特训班将进行6天封闭集训,聘请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以及形象设计、试题分析、考官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心理、套路、语言、逻辑、形象、实战、理论等各个层面,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据称通过率高达70%。
1万元的学费,只为了应对15分钟的面试,听上去可谓天价,但是高通过率和名师坐镇仍旧令许多考生心动不已。为了解这些特训班的报名情况,记者以考生身份拨通某培训机构的电话。该机构工作人员显得十分谨慎:“我们实行1:1招生,招考职位数几个人就只允许几人报名特训,保证每个学员把竞争对手排除在特训和强化外。”他向记者索要个人姓名、身份证、考号。“要先看看这个职位我们的名额有没有报满。”这位工作人员还称,每期学员都在20到30人左右,但报名非常火爆。“现在公务员考试面试和笔试各占一半分数,面试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不亚于笔试。再说了,考上了公务员,这1万元又算得了什么?”已经报名参加某机构特训班的陈同学对记者说。“过了当然最好,不过起码能退钱。”与陈同学一样,许多考生对万元班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
天价培训究竟教什么
根据招生简章介绍,这个面试特训班将安排学员和老师集中食宿,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贴身培训。
为了解特训班究竟教考生什么,记者辗转联系到曾经参加此类天价面试班的考生婷婷(化名)。“我们是在武汉郊区一处酒店进行封闭培训,一共上了7天课。老师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教授服饰搭配和礼仪,内容很枯燥,还有一位老师开讲考试前的饮食搭配,让人以为是参加营养师培训呢。”回忆起当时的学习情况,婷婷不断摇头。
第三天终于等到实战练习了。“教材例题和市面上的公务员面试指南大同小异。我一开始还很认真地听讲、记笔记,后来发现老师全是照着教材上念,记笔记还不如自己看书吸收得快。”婷婷对所谓的“名师”表示失望。经过6天特训后,婷婷的面试成绩依然比第一名差了1分,总成绩差0。5分,不幸落榜。
据婷婷回忆,报名时,她和培训机构签订一个协议,双方约定如果经过培训仍不能通过面试,将退还8000学费。然而,婷婷最终只拿到了7350元。对方的解释是,落榜是因为她自己临场发挥不好,扣掉的650元是按照普通面试班标准收取的学费。“后来因为要到外地去找工作,我也没有心情和他们计较了。”
万元学费花得值不值
对于每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笔试只是资格赛,面试才是新的起跑线。花费1万元来赌15分钟的面试究竟值不值得?
“我认为培训的用处和它的价格并不成正比,也就值个两三千元吧。”一位曾参加过万元培训班,现就职于武汉市某行政机关的学员告诉记者,他在面试时所使用的面试技巧,都是来自于已经考取公务员的朋友所传授的。“其实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1万元只是花钱买个自我安慰,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和临场发挥。”
这位学员还认为,面试特训班实际上就是通过考试的人为落榜的人买单,获利的始终是培训机构。“当初,我参加的特训班一共有25名学员,每人交1万元学费。试想,如果只有一半的人通过面试,那么培训机构能得12。5万元,这还不包括落榜考生交纳的食宿费2000元。总之,培训班是不会亏本,这才敢承诺不通过则退款。”
湖北省人事厅:培训班和组织人事部门无关
而省人事厅的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组织人事部门从来没有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针对公务员考试的任何辅导培训班。目前,以各种名义举办的公务员辅导班以及发行的教材等,和组织人事部门无关,也与本次考试无关。
有话大家说
1万元就当人生投资
张女士(武昌市民):我觉得能进面试的考生离公务员只有咫尺之遥,为什么不能花点钱搏一把呢?现在的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有保障,社会地位也高,1万元就当是人生投资,毕竟许多人家里也不缺这个钱。而且,这些特训班的老师一般都有经验,有一些技巧可以传授,比自己看书练习更有效。如果通过老师点拨,能在面试中超水平发挥,这1万元就花得值了,即使没有过,不是还能退还8000元吗?
万元学费物有所值
刘靖婷(武汉大学学生):我这次顺利通过了湖北省公务员的笔试,进入了3人的面试名单,所以也报名参加了这种面试特训班。我觉得参加了这种培训可以让你有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在面试时更有底气,也就是花钱买个心安。如果其他两个竞争者报班学习我却没有,心理会存在负担。再说,即便这次没有考上公务员,花2000元补充一下礼仪、语言知识也可以啊,将来会有用得着的时候。
高通过率不能当真
王小姐(汉口市民):我觉得,能够报名参加面试特训班的,笔试成绩相对都比较好。而且根据公务员面试人数1:3的比例,面试考生的录取率就已经有三分之一了。现在不少面试特训班宣称,自己通过率有70%至80%,但是这个数字有多少是培训班的功劳呢?1万元钱对我们可不是个小数目,起码报名之前,要核实一下他们所谓的高通过率是否可信,特训是否真的有用?
上天价班不如靠自己
王女士(武汉某高校行政人员):公务员考试就像万人过独木桥,相信每个考生的心态都一样,一方面充满了希望,一方面却非常脆弱,这些特训班正是抓住了考生的这种心理。其实冷静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些特训班的专业人士身份,有谁调查过?国家对公务员考试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了,所谓内幕消息能有多少是内幕?所以我觉得考生不如把自己的心态端正,自己认真复习,找一些考上公务员的前辈请教经验,完全没有必要花天价钱让自己背负更大的压力。
短期培训无法令人脱胎换骨
顾芳(武汉市某区政府公务员):一个人的素养是短期内改变不了的。那种短期的培训,无法令人脱胎换骨。拿我来说,做公务员之前,我在一家网站做编辑。每天要涉猎大量新闻,知识面比较广。参加面试时,有一个问题是:有人说网络是把双刃剑,你怎么看?这恰好问到了我的工作内容,我回答起来游刃有余。个人觉得,知识和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你个人积累不到家,不要说是7天,就是参加70天的培训,也不见得有用。
张亮(高校学生):虽然这些培训班都宣称自己师资雄厚,培训全面,通过率高达70%以上,但是这种为期几天的培训到底能多大程度改变一个人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公务员面试终究是对一个人综合实力的考验,也受到临场发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几天的“抱佛脚”能够轻易过关的。所以,我认为这种面试特训班并不值1万元,如果三四千元我倒可以接受。
万元特训班还需理性看待
闻霄(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高校就 业 联 盟 网CEO,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万元面试班的存在,有它的社会背景。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想找一个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的“金饭碗”,导致所谓的“考碗族”日益增多。
但是,我建议考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万元强化培训班。首先,审视你毕业的高校、你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个人素质,是否与国家公务员的要求相吻合。如果是,再去为面试作努力。但成功的路有很多条:可以在网上获得信息;也可以通过引荐、自荐等方式和用人单位接触,让他们提前了解你;当然,你也可以报培训班,前提是理性衡量它对你帮助到底多大。反之,如果你花费万元所学的东西和国家公务员素质要求并不相吻合,那就太不值得了。
另一方面,考生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公务员考试。当公务员不一定是适合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路线。在公务员这条职业轨道上,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自我选择空间较小。所以,考生报考前要先想想,你的性格、能力和职业规划是否真的适合做公务员?如果花费大力气进入公务员队伍,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那就白费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