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重庆市垫江县破获了一起特大传销案件。据执法人员统计,涉案的200多名涉嫌传销人员来自广东、湖北、吉林、重庆等10多个省市,年龄大多在20至25岁之间,其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有110人,在校大学生有15人。据垫江县工商局负责人介绍,这些大学生大多是被人以"找工作"为名骗来的。
当前,像这一百多名因求职而误坠陷阱的大学生还有不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们急于找工作的心理,以高薪招聘为名进行引诱,使不少学生上当受骗。对此有关专家提醒,大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小心"求职陷阱"。
"热心中介"变"苛刻雇主"
前不久,南方翻译学院大一学生小严便经历了一次"求职波折"。今年3月,小严找到一家提供大学生个人信息注册的网站,该网站声称可为大学生介绍工作。然而当小严进行注册后,网站并不为她介绍工作,而是多次热情地打来电话,劝说她担任网站的"学生代理",为其推销一种"前程卡"。
这种"前程卡"是专门卖给大学生的,每张面额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购买后可在一定时限内享受该网站的求职服务。"他们不停地劝我,说推销这种卡既赚钱又省力,比去外面工作轻松多了。"
求职心切的小严被说服了,按网站的要求交了身份证和100元钱作抵押,并与其签了一份"代理协议"。该"协议"内容十分苛刻,要求小严每天在大学内贴网站宣传海报10张,至少进入5个寝室卖卡,且每月必须完成5000元销售任务,否则就要被扣押金和工资。合同的落款是"耀阳勤工检学中心",没有公章。
事后,小严感到后悔,不愿再兜售这种卡:"只要同学买了卡,就又会被他们发展成销售员。我不想去害人。"然而该网站负责人却不断以"扣钱"、"扣证件"相威胁,要求小严履行协议。最终小严以有急事为由拿回了身份证,但100元押金却被扣了。
据了解,目前重庆许多大学生都被该网站发展成"校园代理",身份证或学生证被扣押,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小惠对记者说:"如果干下去就要骗同学,不干则可能要被扣钱和证件,我现在很担心。"
先利诱后套牢,被骗学生无奈"晒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用人单位都用高薪引诱大学生"上钩",但实际上所谓高薪很难兑现。例如这家网站的工作人员就不断给小严展望"钱景":每月销售5000元的卡,可得600元基本工资;推销6000元的卡可得800元……但在实际中,每月售出5000元卡的难度极大,工资还可能被以种种借口扣除,大学生事实上成了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
其次,一些单位还要学生缴纳"保证金",甚至用重要证件作抵押,然后频频以"扣押金、扣证件"相威胁,把学生"套牢"。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虽然常被认为是"有知识"、"高素质"的"天之骄子",但由于欠缺社会经验,加之安全意识不足,不少人轻易便交出了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小严后怕地表示:"如果他们以发工资为名,要我提供银行帐号等个人资料,我想我也不会防备的。"另一方面,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加之大学学费昂贵,导致许多在校生也急需兼职补贴生活,客观上使其容易在急于就业的心态下被骗。
此外,在遭遇"求职陷阱"后,大学生维权手段有限。这家网站的多名大学生代理告诉记者,他们虽然感觉上当,却不知道该去什么部门投诉,只是觉得网站负责人"很凶",自己不敢去要押金,只求拿回证件息事宁人。
目前,还有一些大学生把自己遭遇或了解到的"不平事"在网上公开,成为了网络新人群"晒黑族"。这些大学生"晒黑"的主要内容大多是讲述求职遭遇,举报不法行为,指责有关行业部门的缺陷与漏洞,甚至公开"黑心公司"、"黑心中介"的名称和电话。记者在一家名为"核桃林"的网络论坛上看到,这里有专门供大学生"晒黑"的帖子,其中公开了数百家有涉嫌欺诈行为的用人单位、中介的名称,提醒大家不要上当。
针对目前网络"晒黑"流行的状况,一些专家表示,"晒黑"在客观上对他人有提醒和借鉴作用,但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尚缺乏有效的维权手段。由于"晒客"公开他人姓名和电话,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