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表示为灾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途径
“这种网上面试见工真是方便又省钱,而且还不会上当受骗!”来自四川汶川的灾民张玉涛通过网络远程招聘系统参与深圳新日东电工公司的面试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都江堰市灾后就业现场招聘会上,深圳的网络远程招聘系统一亮相,就受到求职者的热捧,争抢着触网。
地震让张玉涛家的房子成了危房。他告诉记者,现在家里没有收入,他很想出去打工挣点钱帮补家用。张玉涛是今天下午举行的现场招聘会上第一个亲身体验网络招聘的求职者,他端坐在摄像头前,虽然远隔千里,却通过网络与在深圳的新日东电工公司的招聘人员“面对面”交流。张玉涛对网络招聘的结果相当满意。
今天下午举行的都江堰市灾后就业现场招聘会,吸引了全国包括上海、广州等众多城市的招聘团参与,深圳招聘团共组织了5家深圳企业参加,通过远程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两种方式为广大灾区求职者提供服务,其中远程网络招聘企业2家,提供职位1020个,所提供岗位的年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
记者在对现场求职员工的采访中,深切体会到他们对就业的渴望。不少求职者都是骑自行车甚至走路一个多小时赶到招聘现场的,地震让他们失去了家园,他们希望通过外出打工挣点钱帮补家用。35岁的刘润长就带着妻子和6岁的女儿一起参加招聘会,他和妻子都希望能在深圳找一份工作。都江堰市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灾后需要安置的劳动力有20余万人。而另一方面,深圳的企业也是“求工若渴”,像参加网络远程招聘的新日东电工公司,就希望通过这次招聘会招到1000名普工。
对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锋在观看了网络远程招聘全过程后,感慨地说:“灾区有大批劳动力亟需就业,而深圳的一些企业又急需劳动力,网络远程招聘系统借助科技手段,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开辟了新的通畅的交流渠道,系统零距离、零成本、零风险等特点,可以克服灾区交通不便的困难,非常适合灾区人民目前求职的状况,可以为灾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新径。”
据了解,传统的企业招工方式需要务工人员亲自到招工企业的招聘处进行面试,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更是增加了务工人员的应聘风险和经济负担。网络远程招聘系统以互联网为通讯基础,实现了异地招聘的全部流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管林根告诉记者,5·12大地震后,市劳动保障局已经使用该系统分别举办了四川绵竹、甘肃文县两场远程招聘会,有300多名灾区求职者通过远程招聘与深圳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目前正分批来深上岗。(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