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几百万应届毕业生将涌入职场人的大军。从“学生”到“职场人”,许多职场新人感觉“水土不服”,“我不是来打杂的”、“老员工总欺负新人”、“老板不给我事情做”……这样的抱怨声不绝于耳。
职场新人,如何上好“第一堂课”?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于淼说,经验和成熟度是不能催生的,职场新人不要眼高手低,不要总想着跳槽,大多数工作对毕业生而言,区别是不大的。
职场新人必须跨过“三道坎”
第一道坎:降低心里预期
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组织发展与管理运营总监刘永青表示,许多职场新人,参加工作前对未来是抱着很大的抱负和理想的,对工作期望较高,但对现实估计不足。实际参加工作后,尤其是最初几天,由于对工作还不熟悉,老板一般不会安排实质性的或是重要的工作给新人,很多新人最初只是做些打杂工作,为此很多新人心理上会形成很大落差,感觉这份工作埋没了自己的才华。建议职场新人,在踏上工作岗位后,首先要降低心里预期,根据现实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目标。
应届生求职网市场总监张义力强调,毕业生如果期望一开始就脱颖而出非但不实际,反而会增加适应期的困难度。因此,大学毕业生面对角色转换,心态要放平和,目光要放长远,尽快适应新环境,争取厚积薄发。
第二道坎:尽快找到与企业切合点
部分新人到了单位之后,才发现“专业不对口”、“学不到东西”等,于是仅仅工作几个月,就萌发了跳槽的念头。于淼说,其实,大多数工作对毕业生而言,区别是不大的。建议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再选择跳槽。“经验和成熟度”是不能催生的。
刘永青说,实际上毕业生应把“工作适合不适合”做在前面,在选择工作时就要进行衡量。其实职场新人,到了工作单位后,最主要的是要尽快地与企业找到更好的切入点。此时,不妨多听一些老员工的反馈。
于淼认为,毕业生若感觉这份工作实在不适合自己,建议越早离开越好,但不建议学生频繁跳槽。据悉,陶氏化学在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时候,若应聘者的工作经历中两到三年就跳一次槽,他们根本不加考虑,应聘者的工作经历最多跳3-4次槽,最好在一家企业工作5-7年。
第三道坎:要学会主动
于淼说,工作单位与学校不同,新人要学会主动,不会的就要主动去问,不要等着别人告诉你是怎样的。同时,要主动地发现工作,到公司的头几天,很多新人不知道该做什么,别的同事都忙得热火朝天,自己却闲得发慌,除了看文档还是看文档。此时,不妨主动地去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职场新人不得不知道的“三大锦囊”职场新人四大“成功法则”
对于新职场人来说,他们又该如何快速融入新的工作,从而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型?工作中碰到的崭新问题又该怎样面对?第一份工作涉及的琐碎问题如何解决?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处长丁振文、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以及应届生求职网市场总监张义力。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毕业生进入公司后,一定要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对于领导交代的各种工作,要本着谦虚的态度,勤奋执行。工作闲下来,也尽量不要利用公司电话煲电话粥,不妨看些业务杂志,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总之,在保证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本着高效节约的原则,为公司考虑,这样的新员工相信每个老板都会喜欢。
★谦虚向前辈请教。作为职场新人,处在一个新环境中,要本着学习的态度,切忌自作主张。因为,作为应届生你的经验是非常欠缺的。而要使自己能在岗位上“脱颖而出”,离不开老员工的指引。一般来说,企业都会对职场新人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要做个有心人多学多看,虚心请教,这样才能积累工作经验。以谦逊的态度去向老前辈请教,你会发现别人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很多。千万不要介入到复杂的人事关系中,被动碰到也要注意保持中立。始终牢记,踏实地做好手上的工作,这才是立足之本。
★克服浮躁心态。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希望得到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希望能为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及获得提升提供大量的机会。但是,任何有挑战性的工作都是以基础的工作起步的,一开始,领导不会给你安排多么高挑战的工作。这时如果沉不住气,很容易半途而废。如果仅仅因为短时间的接触,就怀着轻视的心态而产生跳槽的想法,那么今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没有连续性的。要知道,没有单位会在一开始就将重任分配给你。在你换过几次工作之后也许你才会悟到,其实这是职场的规则。
★处理好人际关系。要让自己获得良好的人缘,关键是先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在处理同事关系的问题上,要礼貌谦虚,能够换位思考;而在与上司相处时,千万要克服畏惧的心理,尤其是外企老板更喜欢与员工交流。相处中,要注意创造尊重的氛围,做到有礼有节。而且,要坚守诚信,不要搬弄是非,耍小聪明。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愉快地和你交流沟通。与此同时,在工作中,也要积累自己的人脉,毕竟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与外界打交道,了解外界的信息,也是在为自己创造机遇。
企业最看重三大能力
★诚信
据悉,一家知名企业在300多封简历当中,最终挑选了两名学生。理由是1、简历没有做假,2、实事求是描述自己的能力。诚实有信,有一说一,反而会更加让老板接纳自己。
★沟通
善于交流和沟通的新人,能主动友善地接近身边同事,真诚地关心他人。看到这样态度积极的新人,周围其他同事也会很乐意去接受他们。而许多单位负责人更是非常欢迎他们,希望擅长沟通的新人给公司带进激情和创造力。
★谦虚
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多有能耐,也不要过于张扬,目空一切。许多老板都对谦虚上进的员工深有好感,并对沉稳、务实的他们敞开大门。当然,谦虚好学也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没有创新精神。
职场新人试用期间的权利
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在试用期间随意解除员工、不给员工足额工资的情况,记者采访了HR沙龙劳动关系论坛版主、承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王冰。
★时间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作了明确规范:进入劳动合同期间,在3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允许超过一个月。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合同期限3年以上或者签订无期限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换句话说,企业与职工签订3个月以下劳动合同或者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不允许约定试用期。
先签合同才有试用期,在合同期间内可以约定一段时间作为试用期,而不能以试用期为由,不签合同。
★工资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解除条件
王冰说,对于试用期解除合同权利,有些企业理解失误,以为试用期可以随意辞退员工,而不必有理由。实际上劳动合同法只是赋予劳动者在试用期自由选择就业单位权利,而企业只能根据职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才能解除合同。公司对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负有举证责任,必须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TIPS:外地毕业生档案,高校可存放2年
目前,毕业生中有不少同学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其实,档案的作用千万不可忽视。据了解,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办理退休金、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
毕业生的档案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大学生毕业后,外地生源的学生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单位,或者单位不能解决户口问题,档案可以在学校保留2年,超过2年如果在上海依然不能找到单位落实户口,学校将把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
对于户籍是上海的毕业生,可以随报到证落到单位人事部门,而对于单位没有档案保管权的,可以将档案放在人才中心托管。
要提醒大家的是,切勿档案随身放。新人在进入新单位时,要催促单位办理用工手续和签订劳动合同,并及时将招工录用材料和劳动合同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对于一些同学,毕业2年后由于没找到工作或未能落实户口,档案就涉及到退回到原籍。这时候,有不少同学选择将档案拿在自己手上。
提醒大家,这种做法不安全而且也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因为一旦你找到稳定的工作,可以解决户口、档案问题,这时候,调动还需要从原籍办手续,而不是从你的手里取回档案的问题。(刘敏韦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