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的,没工作几年,对工作的态度莫名就进入了‘×年之痒’的状态,很久也调整不过来。”此等现象在当前的职场并不少见。于是职业人希望通过一些变化来改变现状,其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职场转型。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这条兵家制胜之道同样适用于职场上的转型。什么样的人该转型,向哪里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专家提醒,“职场转身”听上去很美,也有很大的风险。职场人士需谨慎而行,勿打无准备之仗。
由于转型意味着放弃此前的一切积累,去开拓新天地,势必会遭遇种种不适和难题。这条并不平坦的转型之路上有些什么样的风险呢?职业专家为我们大致总结了如下3种类型。
■定位不清
职场人士中有为数不少的人在择业时并没有清晰的定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仅仅是受到了高薪诱惑,这就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理清定位就盲目考虑转型,同样也会因为缺乏通盘考虑而遭遇困窘。说穿了,不改变自身,那到了哪里都是一样。专家提醒,职业发展目标定位不清是职场人士最大的一种风险,应引起充分重视。
■对职业了解不够
在转型时,职场人士确实认真努力地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如技能、知识、经验方面的储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自身认识上的欠缺或其他种种原因,所做的准备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等于做了无用功。专家分析,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对将要转的职业了解不够深入透彻。
■转型跨度过大
有些职场人士转型的跨度过大,前后两个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交际和关联。比如说一个财务,要转行去做软件开发的工程师,这样的转型无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定要慎之又慎。究其原因,首先,两个职业的属性差异过大,此前的积累对后一种工作几乎起不到任何帮助,而等于要从头再来;其次,新的职业在专业性上对职场人士有着很高的要求,先前没有接触和积累肯定不能胜任。
专家提醒:频繁跳槽很不利
对自身有了合理的定位,对转型职业有了详细的计划、锻炼和积累,那么到了适合的时间,一定的程度,去寻求自己职业道路上的另一片海阔天空是件水到渠成的美事。但如果是频繁跳槽,就不得不引起职场人士的重视。
专家指出,频繁跳槽是职业生涯没有规划的表现,如果对于哪个岗位都是蜻蜓点水的学习,基本上很难有前途。融入新环境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时间的。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连贯性,频繁转换领域,个人资源的积累和自身能力的培养都将大打折扣。而且,在经历多次跳槽后,职场人士也会不自觉地养成一条习惯,遇到什么问题都企图用跳槽来解决,这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