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就为深圳“相中”的人才开出更加慷慨的买单。面对此前曾被诟病的阻碍引进人才的高房价,深圳将在3年内掏出1亿元专门用于实施人才驿站计划,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和推进产业技术发展的科技领军人物每年可获政府百万“年薪”。
全方位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深圳多个行业,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深圳的经济发展开始面临困难期,而人才问题,成为深圳经济转型升级和后续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在近日召开的深圳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市长许宗衡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表示,深圳要尽快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六个配套文件,全方位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在3年内安排1亿元,按照每人每年100万元的资助力度,选拔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和推进产业技术发展的科技领军人物。
稳定物价和房地产市场
在宏观调控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下,深圳楼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会上,许宗衡表示,下半年,深圳要重视和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密切关注房地产投资变化,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在普通商品房供应方面,将切实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供应。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政府要保障生产生活物资的稳定供应和保持物价,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运行平稳,同时通过建立困难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水平联动机制,保证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针对产业转型,许宗衡表示,今年市政府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和总部企业认定办法,通过采取对在深圳落户的总部企业实行税收增量返还的政策,打造“内聚外联”的培育和支持体系。此外,要抓紧制订高端服务业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资助计划,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重点推动软件设计与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动漫设计和研发服务等领域的外包业务发展。内地高薪来深揽才,有关人士称深圳可为全国人才流动提供平台
“留人才不能靠堵”
硕士学历以上年薪10万元、博士学历年薪50万元……而房价每平方米才四五千元。前日,常州市首次以政府组团形式到深圳招揽人才,参与组团的120多家企业开出了诱人条件。面对内地城市的人才竞争,深圳有关人士认为,留住人才并不靠“堵”,深圳可以为全国人才流动提供平台。
“常州的企业可谓求贤若渴。”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许明新介绍,常州选择来深圳招聘,一是因为深圳不少高成本、高能耗企业向中西部城市转移,很多人才需要重新求职;二来深圳是移民城市,容纳了各式各样的人才,这个平台可以为常州提供更多的人才机会;三是常州不少民营企业多是家族企业,面对发展需要转型,也需要技术、管理人才。
常州:年薪十万房价四五千
据介绍,生存成本太高是深圳对人才吸引力下降原因之一。目前深圳的收入待遇与内地相比,已经不占优势,但生活成本却不断上升,尤其是房价居高不下,令人望而生畏。如深圳一学校曾拟调入湖南株洲市一名高级教师,该教师在株洲月工资5000多元,估计用5—6年时间完全可以购置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而调来深圳后,就算月工资10000元,不吃不用,也至少要12年时间才能勉强买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最后,该教师不得不放弃来深工作的机会。
此次,常州市120多家企业多希望招到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开出的年薪均在10万元以上,部分岗位甚至开出年薪30万元至50万元的待遇。而常州市房价每平方米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高档住房每平方米8000元,在岗城镇职工人均年收入3.8万元。“可以说,常州的企业待遇不错,但生活成本并不高。”许明新认为,常州吸引人才有优势,常州是长三角名城,可以满足高层次人才物质精神文化需求。
深圳也在想法留人才
深圳是否担心内地城市来抢人才?“深圳是移民城市,包容性特别强,可以为全国人才流动提供平台。”深圳市人才大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出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深圳也在想办法留住人才,但留住人才并不靠“堵”。一些人才到深圳创业、实践后,到内地发展,创造和产生的效益可能会更大。
“在人才需求方面,常州与深圳的产业发展有差异,不会形成直接的人才竞争。”常州市人事局局长张金富认为,常州定位为制造业发展基地,和深圳发展定位不同。此外,城市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光靠“堵”是没意义的,需要从政策和环境等各方面去努力。“深圳也经常去香港、国外招揽人才,道理是一样的。”张金富说。(王莹 张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