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总得花费点“本钱”,制作个人简历、到外地去应聘、添些适合的衣服等等。那大学毕业生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找到一份工作呢?
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麦可思日前完成的《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需要花1080元,投12份简历,才能找到工作。
层次越高 求职成本也越高
调查显示,越是层次高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花费和强度越高。全国本科生的平均求职成本为1080元,拿到一份工作邀请需要投12份简历。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是916元,拿到一份工作邀请需要投8份简历。麦可思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多是当地就业,就业定向性强,所以求职强度低。而本科生所求职位的地域分布广、层次高,故竞争激烈。
经济发达地区 求职成本较低
调查还发现,就业成本与高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求职成本高的省份普遍集中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沿海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成本则低一些。
江西省是求职成本最高的省份,以本科生为例,该省平均每个本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是1399元。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的本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分别是910元、923元、951元、1142元,平均投递简历数分别为9份、21份、21份、24份。重庆本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为1153元,平均投递简历数为12份。
据分析,江西省的高校毕业生有71%是在外省实现就业,是毕业生流到外省工作比例最高的省份,而申请外省职位的求职成本比较高。
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区的本科毕业生求职成本不高,但其投出的简历份数却最多。而宁夏、贵州、青海的求职份数最低。说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主动性越强,反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求职主动性不强。当然,宁夏、青海的本地大学毕业生不多,工作期待不高、外地毕业生不愿意去,工作竞争不激烈,因此所投求职份数较少。
历史专业求职成本最高
调查也再次印证了每届毕业生的感性认识。学文科的比学理工难找工作。从各专业大类来看,历史学、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成本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