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者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是都难免会有浮躁情绪。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入职者干劲十足,非常想迅速作出成绩,得到组织和领导的认可和赏识。
但是,上岗后分配到不同部门之后,同时入职的同事分化是如此之大。大家是以同样的条件招录进入单位的,可是有的同事经常出入大场面,有的同事却只能在幕后默默无闻;有的同事收入很高,有的同事却是拿中低等的固定工资;有的同事在总部和领导旁边做事,有的同事却被分配到了分支网点和外地。校园时代竞争的平等和职场中起点的不平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不少初入职者陷入了迷茫:我的职场起跑比别人晚,事业发展是不是会一直慢下去?我是不是应该向领导反映换一个“更好”的部门?大多数领导都会这样回答你:小同志呀,你太浮躁了一点。
个案:Tom一年换了3个部门
受不了清闲
Tom是2007年入职一家IT企业的,当时共有19个人一起入职,大家的教育背景都差不多。大家求职时的意向都是作软件销售,新人分工时,其他18个人都分配到了销售部门,而自己却分到了行政部门。虽然大家基本工资一样,都是3300元,但是同事们有销售提成,业绩好的可以月薪上万,而Tom作行政工作,就只有基本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同事们经常出差,天南海北带回来一些纪念品给Tom,而Tom却半年都没有出过广州,这样Tom很向往出差。 Tom每天下午3点30分上班,晚上10点30分下班,只是日常坐班,工作非常轻松。由于行政部门人手充裕,总监对Tom这样的新人还有点不放心,就给他放了更多的假,每周只用周一、周二、周五三天上班。这么多的闲暇让Tom的朋友羡慕不已,而Tom却对工作的缺乏挑战感到非常沮丧。尤其是行政部门的同事都只比自己大几岁,前辈也没有什么升职空间,这让Tom更觉得自己没有出头之日。酝酿良久,Tom越级找到当初招他进来的A老总,要求调动。A老总却告诉他,他的调动涉及到分管他的B老总,不太方便。随后几天,单位的公告板上发布了几个内部招聘职位,没过多久,A老总找Tom谈话,“佛山分公司缺人,你想不想过去做销售?”Tom正愁力气无处使,没有考虑分公司业务的难易程度,一口就答应了。
盲目的第一跳
过了2008年春节,Tom就在佛山分公司上班了。开展了一个月的业务,Tom才算领教了天高地厚。先前的同事集体离职,由于与公司有矛盾,清空了客户资源数据库。来佛山分公司的同事都要白手起家,但是公司却不给任何优惠,也不降低任务,所以有些广州的业务尖兵来这里也呆不下去。佛山分公司一直在招人,一直招不满人。而Tom这个没有任何销售经验的新人,为了早日立功,就误入了这个不适合他的部门。做了不到2个月,Tom的业绩差得可怜,而分公司最强的同事也只是稍微超额完成了任务。对比之下,广州公司的同事拉业务是那么容易,那些客户资源都是好几代业务员18年来慢慢积攒起来的。业绩就像一根弦绷在Tom头上,夜里经常做噩梦,早上醒很早。 Tom不再想要什么业绩了,只想先保住饭碗,他想调回原来的行政部门,却被总监婉言拒绝了。虽然委婉,但是其实相当坚决。于是,Tom再次找A老总以自己能力有限为由,要求调动工作。A老总很惊讶,“像你这么频繁调动工作的,在我们公司是绝无仅有。男孩子就要闯一闯,你不要让我失望。”
看准了的第二跳
2008年的春夏之交,那时正在热播《士兵突击》,Tom看了许三多的例子之后,也开始反思自己这一年来的确是太浮躁。就像许三多的同乡成才那样,生怕走了半步弯路,最后绕了最远的路。反思归反思,Tom对自己在佛山开拓市场还是信心不足,于是开始洞察公司的人事,为自己的第二跳做准备。对于他关注的部门,他会多和该部门同时入职的同事联络,了解他们的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客户资源、提成比例、休假、压力等等。尤其是他会关注这些部门的空缺。领教了上次越级的教训,Tom这次首先征求分管老总和主任的意见,主任意见是找到接收部门就可以放人。用了2个月的时间,Tom得到了东莞分公司老总的有条件录用。在一场漫长的沟通中,Tom在领导身上用尽了自己几个月来与客户交涉的所有技巧,包括察言观色、包括在什么时机打电话等等。他需要向老总证明他是有能力又有闯劲的,可是这怎么解释它在现有的部门退缩了呢?他还要证明他以后对岗位有忠诚度,可是他已经换过一个岗位。
每个岗位都各有长短
争取A老总的理解又花了2个月,其间山重水复。最后批复时,A老总带着些许失望告诉Tom,“以后你就到其他老总手下做事了,我不可能再给你帮忙。你看清自己所走的路,确保你不再一次后悔。”Tom点点头,A老总在调令上签了字。其实东莞分公司也不是十全十美,业务关系很成熟,但是提成比例就远不如广州公司和佛山分公司高。工作强度比较大,周末要加班,基本没有多少闲暇。经常要出差,没有多少时间待在广州和东莞。有时他偶尔会想起在行政部门没有压力、只有闲暇的日子,有时也会对自己现有的工作说几句牢骚话,但是,他明白了:不存在让自己完全满意的工作,每做一次选择,就要对自己负责。
如何克服浮躁
刚开始工作,有一些浮躁情绪是正常的 。如果一点浮躁情绪都没有,这可能表明这个新入职者缺乏上进心。但是,如果浮躁持续酝酿,则表明新入职者的工作态度需要调整。
深入理解领导的岗位安排
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新入职者的岗位还是主管和分管领导敲定的。这些主管一般在面试时就对求职者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基本在面试时就确定了入职者的具体岗位。主管对于新入职者岗位的安排,一般既结合了求职者的特长,又结合了组织发展的战略意图。新入职者对于岗位的理解,往往只是同侪之间的简单对比。他们不仅仅对自己的长处和潜力缺乏认识,对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更是缺乏认识。因此,建议新入职者如果实在想内部调动,第一步就是要思考领导对自己的岗位安排是否是准确的。
理解“欲速则不达”
对于被安排在非主营业务部门、边远分支机构、未开拓领域的新入职者,你的职业发展经受着比别人更大的挑战。你羡慕其他同事运气好,但是他们顺遂的工作环境可能并没有完全开发他们的潜力,而他们被视为理所当然应有的业绩也不可能给他们带来跨越式发展。被跨级提拔的往往是最艰苦、最难创造业绩部门的人。如果你放弃了在艰苦部门的锻炼,换到条件好的部门,你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只能扮演一个替补的角色,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吴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