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压力面试是指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人员故意给应聘者制造一种充满压力的紧张氛围,并设置种种语言陷阱和情景陷阱,通过求职者的反应来考察其在紧急情况下的情绪稳定性、快速反应能力、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续三天加班回不了家,你能接受吗?”
记者昨日来到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时,碰到桂林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李玲(化名)报名。工作人员当天给她安排了面试,记者采访发现:企业惯用的压力面试吓退不少人。
李玲学的是园林设计专业。她做了面试准备:带了作品、手绘图。
面试时,“哪种软件用得最快?”“这个小区图几天能做出来?”……一连串问题让李玲应接不暇。最后,面试官尹小姐一句“我们加起班来3天都回不去,有时一个星期才能洗一次澡,你能接受吗?”彻底让她卡了壳。
尹小姐说,加班在设计企业是常态,但问题里设置的情况出现较少。用这类问题考求职者,是想看他们能不能吃苦,这往往能淘汰大部分人。
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工作人员徐甜甜说,企业的压力面试经常让刚毕业的学生“扛不住”。曾有一企业故意让学生在门外等待,不到20分钟走得只剩下一个人。
何谓压力面试
压力面试是指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人员故意给应聘者制造一种充满压力的紧张氛围,并设置种种语言陷阱和情景陷阱,通过求职者的反应来考察其在紧急情况下的情绪稳定性、快速反应能力、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压力面试中面试人员往往会用怀疑、尖锐、甚至是挑衅等明显“不友好”语气发问,在有意制造出的压力氛围中提出一连串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者干脆给满腔热情的求职者泼点冷水,让其在应激状态下显露出自己的本性,从而评价其综合能力和素质。
压力面试是否太变态了?
身边的许多同学都经历过这样的压力面试,人人皆呼“变态”。
我的同学蔡芳平时是一个文静温柔的女孩,在压力面试的讨论过程中发言不多,当面试官问她排名时,她把自己排到了最末一位。面试官问她:“你都把自己排到最后一名了,你还会被录用吗?”蔡芳答道:“但是我认为自己很诚实……”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面试官打断:“不要转移话题,你就回答我,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自己这样的人吗?”“当时我真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面试结束后蔡芳对我说。
而有时候,参加面试的同小组成员就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却要在压力面试中互相攻击,甚至从面试表现上升到生活中的性格问题。在广州一家著名洗涤用品公司的压力面试中,两名同学评价小侯“很固执”、“很自私”,这让小侯感到很尴尬:“虽然也知道这只是针对面试表现所作的评价,但还是觉得有点难过。这些都是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啊!”
在面试官咄咄逼人的强大压力下,人人只求牺牲他人,保全自己。
偶尔也有同学进行反抗。一名同学在该家深圳大型通讯企业的压力面试中,中途退出,留下一句“我受不了你们这种无聊的压力面试,我放弃”,扬长而去。可是面对一份好工作的诱惑,我们中能有多少人能这样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个性呢?
对这样的压力面试,作为求职者的我们常有一种敢怒不敢言的无奈。毕竟生杀大权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何况金融危机之下的就业大气候更是格外寒冷。
压力面试其实也是个技巧活儿,掌握了这些技巧,通过压力面试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例如在无领导小组讨论时,最好不要争做“领导人”,即使要做也要低调行事,因为“枪打出头鸟”;再如要自告奋勇地争做“时间掌控人”,因为较强的时间观念和控制能力容易获得面试官的青睐等等。如果掌握了这些小技巧,压力面试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正能力呢?
现代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踏入社会,就一定要相互厮杀,拼个你死我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无处不在,展示自我至关重要,但这一切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我认为这也同样适用于地位和心理都并不平等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