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急聘”泛滥背后的就业焦虑
作者: 时间:2009/10/16 阅读:270次
当我们一味把所有的猜度和质疑指向求职者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心理作祟的时候,是否体会和觉察到受骗者深陷骗局表象下难掩的就业焦虑?
要加快构建和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深层次变革,使就业服务机构由行政机构向真正的公益性服务机构转化。
报载,今年以来,中山市西区连续发生招工诈骗案件。犯罪分子通过张贴小广告或在网上发布招工信息,以富华酒店、国际酒店高薪急聘,月薪达万元为诱饵,当有人用电话联系后,犯罪分子先是假称面试,约事主到富华酒店、国际酒店大堂内,但自己却并不出现。只是通过电话联系事主,称面试通过,并以交纳押金、服装费、培训费等为由,不断让事主向他们提供的银行账号内汇钱,直至事主发现受骗为止。整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始终通过电话与事主联系,事主被骗钱财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月薪万元招聘 “男女公关”“情感陪护”的骗局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面对这种手法拙劣,欺骗意味十足的野广告,仍有人趋之若鹜,上当受骗者更是不乏其人,的确让人大跌眼镜。为什么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诈骗伎俩却能够屡屡得逞?无疑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当我们一味把所有的猜度和质疑指向求职者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心理作祟的时候,是否体会和觉察到他们深陷拙劣骗局表象下难掩的就业焦虑?
毋庸置疑,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待就业人数骤增,创业空间狭窄,高期望值与低就业率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求职者不可避免地产生“就业焦虑”。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也显示,约7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56%的受访者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存在非常焦虑的情绪。然而与就业焦虑相对应的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亟待依法完善。很多求职者不知道该到哪里寻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帮助,也不清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而尤其是那些学历层次不高,缺乏适合社会需要的某项技能的失业、无业青年以及流动人口,在竞争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往往成为被忽略的人群。但是基于生活的压力,这部分人求职心切,迫切想找到工作的愿望往往使他们放松了对诈骗分子的警惕,形形色色的招工诈骗随之沉渣泛起,此起彼伏,并且屡屡得手。
笔者认为,在提醒求职者提高警惕,摒弃不切实际、一夜暴富的幻想的同时,更要规范中介企业,大力整顿中介市场的秩序,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和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深层次变革,使就业服务机构由行政机构向真正的公益性服务机构转化,打破就业服务的地域局限,最大限度地把更多的求职者尤其是弱势待业人群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