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报考热中的冷思考
作者: 时间:2009/10/19 阅读:243次
10月15日是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的首日。一些热门岗位只招一人,而第一天的报名人数超过4700人,竞争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专家认为,求职者不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第三产业和技术创新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竞争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一点也不令人惊讶。早在报名开始之前,就有议论断言“历史新高”的必创。如果说纪录一破再破已不是什么悬念,那么真正值得一说的,恰是公务员报考的门庭若市,确是一面折射出当前社会心态的镜子,照出了许多东西。专家呼吁求职者不必去挤独木桥,其它领域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从就业角度看,专家所言当然不无道理,但是透过表象看实质,这个呼吁更像隔靴搔痒。
公务员报考热之所以暴热、酷热,并不只是因为公务员收入高、福利好、职业稳定;相当一部份报考者看中的,更是进官场、掌权力,在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中获得“潜利益”。媒体披露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报考者表示,进入行政机关,可进可退,可以获得更多的预期机会。所谓预期机会,就是“潜利益”,比如关系网,比如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等等,可以成为日后发展的跳板和敲门砖——即使以后跳槽下海,其在权力部门形成的人脉资源也是“品位”很高的“富矿”。事实上,只要看一看报考情形:越是权力大、越是直接参与经济管理的机关或部门,报考人数也越多,也就足以证明,说公务员报考热与“官本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绝非空穴来风。
还有专家认为,公务员报考热会造成政府和社会争夺人才,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基层岗位。这个担心,依我看也一样是隔靴搔痒。其实,真正担心的问题是有的:且不说冲着良好的工资福利以及种种“明补”“暗补”而来的报考者,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后是否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合格的公务员,尤发人深省的是,对于奔着“官本位”而来的报考者而言,这些吸引他的的好处中有许多恰恰是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弊端。本是弊端,却成了诱人的“蛋糕”,这不能不让人去想这么一个问题,这些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后,倘若随着改革深化,弊端不复存在了,这些公务员还愿意“公务”么,又会怎么“公务”呢?(奚旭初)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