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珠宝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珠宝行业 > 珠宝市场 > 求职,家长应该调整心态
求职,家长应该调整心态
作者: 时间:2009/11/6 阅读:305次
  距离毕业生大集开禁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南京一所重点高校广告专业2010届毕业生郑童正在对自己的求职简历做最后的补充。大学期间一直是学生会干部,小郑对于未来想从事的工作心里早有了主意,力争进入大企业做企划工作,但父母的意见十分明确:企业不考虑,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都行,关键是稳定!就这个压倒一切的“稳定”,让小郑陷入十分矛盾的境地。
  2009届毕业生宋梅梅虽然离校3个月了,可还闲在家里。不是小宋不想找工作,而是一连几个工作都被家长“搅黄”了。她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保险业务员,试用期3个月,刚干了1个月,就被家人死拖硬拽弄回家。“我家里人有种观念,说保险是‘骗人’的,跟他们解释,但说服不了。本想至少做完3个月的试用期,结果做完1个月就不做了。”小宋之后的几份工作也因家长认为“薪水太低”、“离家太远”不做了。
  在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家长给予意见和建议本无可厚非,但是望子成龙的心态往往会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无形间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目前的应届毕业生大部分是80后,这个年龄段很多学生家长对现在的就业市场不了解,总是用过去的老眼光帮助孩子求职:企业有风险,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稳定;离家太远也不好,还是在身边容易照顾……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挑挑拣拣,非某类单位不去的想法最要不得。有时,家长充当的角色是在帮倒忙,反而影响孩子就业。
  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对职场知之甚少,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家长,家长的意见经常会主导孩子的择业观。一次,记者在毕业生见习双选会上遇到一个来自特困家庭的大专生,希望就业指导部门帮他找工作,一开口就要1500元的薪水,“吓”住了不少企业。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薪水不是毕业生自己定的,还是家里人帮他谋划的。南京毕业生市场相关负责人提醒说,毕业生和家长在薪水问题上一定要摆正心态。
  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能找到好工作,和孩子一起分析现实、想方设法,是需要而且必要的,但千万别因自己仅有的经验误导子女的择业观,让他们的求职路越走越窄。
来源:珠宝人才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