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珠宝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珠宝行业 > 珠宝市场 > 2009山西求职者关键词:“啃老族”“贫二代”
2009山西求职者关键词:“啃老族”“贫二代”
作者:韩国华 时间:2009/12/29 阅读:306次

    “啃老族”“贫二代”正在改变现状

  “让自己摆脱‘贫二代’,不让孩子成为‘贫三代’,这是我们的目标。”昨日,由《山西青年报》推出求职现状盘点中,三个月前被冠以“贫二代”称谓的孟雪雁说出了自己最为现实、最为真实的理想。

  五个月前,“我们也不想啃老”成为很多山西“啃老族”无奈的口头禅;五个月后,他们发出了倡议:“现在一定不要啃老,这样才能做到一辈子不啃老。”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毕业的李建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进,求职者们正在逐步转型。

  “啃老族”:现在不“啃老”就能一辈子不“啃老”

  词汇出处:2009年6月16日《山西“啃老族”:我们并不想啃老》

  人物回顾:

  五个月前,李蔚然还徘徊于考研和找工作之间。父母每月600元的支持费用显然不够她用来租房、买考研书籍、尤其是报考考研班的花销。

  当她决定不再“啃老”时,做了一个与常人思维方式截然相反的决定:继续考研,“唯有考研成功才能跳出啃老的怪圈。”

  和李蔚然不同的是,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毕业的李建总是不停地找工作,直到今年4月,屡战屡败的他放弃了找工作的念头。

  尽管家住太原的他还是顶着就业的压力,骑着自行车每日奔波于各种大型招聘会。从去年到记者发稿期间,满打满算,他已经消费了父母近6000元人民币。

  追踪采访: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昨天10时,当记者再次连线李蔚然时,却始终拨不通她的手机,当记者辗转联系到她的同学刘晓宇时,得知“她马上要备战今年的研究生考试”。

  刘晓宇说,10月中旬时,李蔚然还曾向她借了几本考研书。当时,李蔚然说,周一到周五都在复习考研科目,周六、日出去带家教。“赚的钱够用吗?”“她带着三个家教呢,应该够用。”刘晓宇说,她很佩服李蔚然,说不要家里钱就不要了。直到15时,李蔚然的手机还处于关机状态。

  “你好,我现在正上班呢,一会儿说好吗?”虽然李建的手机处于畅通状态,但在星期一上午10时30分———这个上班族相对繁忙的时间段来讲,已经找到工作的李建正忙得不可开交。

  昨天14时,李建才接受了《山西青年报》的追踪采访,“我现在在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上班,八月份找到的工作。”李建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月薪1300元是他的全部身价。

  可以说,现在的李建已经彻底摆脱了“啃老族”的行列,“刚毕业的时候,有几个不‘啃老’的?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定不要‘啃老’,这样才能做到一辈子不‘啃老’。”

  “贫二代”:不让孩子成为“贫三代”

  词汇出处:2009年9月4日《打零工支撑找工作 山西“贫二代”求职成本自己赚》

  人物回顾:

  太原师范学院的2007级毕业生孟雪雁是典型的“贫二代”,即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父母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由于求职成本压力,家住忻州的她一毕业就回家找工作。为了能找到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她在家边参加各类考试边找工作。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的苏涓涓原想着毕业后到各大招聘会找兼职补充求职成本,没成想,兼职没找成,交通费、用餐费倒是花了不少。无奈,只能“重操旧业”继续带家教。她认为,相比去一些小公司直接上班,带家教马上就能拿到钱。

  追踪采访:

  昨日,记者致电孟雪雁,她说自己已经考上了当地的村官。之前被冠以“贫二代”称号的她丝毫没有觉得这个称谓给她带来多大的压力,相反,她总结:要想甩掉“贫二代”的称谓,必须学会曲线就业,勇往直前。

  如今,孟雪雁有了稳定的工作,离家近、还可以照顾父母。“我们的目标是不让孩子成为‘贫三代’,让自己摆脱‘贫二代’。”

  一周代课四次,每月拿1350元的代课费,苏娟娟已经不需要靠带家教维持日常开支了。现在,她在一所培训学校带初中地理,和家教相比,这份工作显然踏实了很多。更让她欣慰的是,她不需要自己租房子,可以和同事们住在一起,每个月赚的工资完全可以贴补自己。同时,她还拿出300元存起来,预防有个急用。

  “我不觉得我是‘贫二代’。”这是苏娟娟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在她看来,“贫二代”这个曾在2009年度炙热一时的词语,将在2010年从她们的身上消失。

来源:山西青年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