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踏踏实实地找一份工作,怎么就这么难呢?”在第九届“北京留学人才招聘会”上,33岁的柳青(应采访对象化名)在展会上转了一圈,最后在心理咨询室门口停下了脚步。“我现在感到很无助也很无奈,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帮帮我。”柳青说。
黑框眼镜,高跟鞋,黑色职业套装,与大多数应届海归求职者相比,柳青的着装更加正式。“家人一定让我来,我也希望在这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还是没有。”语气中有点失望。
“本来建筑行业对女性需求就少,更何况我是一个建筑策划学女博士。”对于“失败”原因,柳青这样解释,并特地加重了“建筑策划”几个字的语气。
去年,柳青顺利拿到了日本一所大学的建筑策划学博士学位。但回国一年来,她断断续续地找工作,至今仍没找到合适的岗位。
“建筑策划?”见记者一脸迷茫,柳青说,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很少,因此即使业内人士听到自己的介绍,都会连用几个第一做出回应:“第一次听说这个专业,”“第一次见到这个专业的博士,还是个女的。”
“如果女性在怀孕前后抽烟喝酒,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致病,以后可能得为此花费大量医疗费。但如果事先考虑优生优育,不抽烟不喝酒,就可省去大笔医疗费。”柳青解释,“建筑策划”与“优生优育”类似,就是为了让建筑从最早的规划开始,在功能上更加完备,并尽量减小后期维护改造成本。比如在建一所学校前,建筑策划首先要了解学校周边所处环境,甚至将开设什么课程,学生来源等,从而增加设计的针对性。
“与建筑设计相比,建筑策划层次更高。”柳青说,建筑策划的工作在美国和日本已经开展起来了,但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她曾咨询了几家设计公司,对方明确告诉她:你的专业我们还用不上。
“你可以稍微转换一下思路,找个专业接近的工作。”一名也在排队待心理咨询的海归善意提醒她,找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可以从相关专业入手,以后再慢慢转。
“我说不要钱,人家也不让干。”柳青很无奈。
前段时间,她找到了在一家小建筑公司当老板的朋友,希望到该公司积累点工作经验,干活不给钱也行。
结果被人以“公司太小了,可别把你耽误了”的说辞婉拒了。柳青对此也理解,公司不少业务涉及商业秘密,自己作为“编外人员”就去几个月,人家担心泄密。
经过一番心理咨询后,心理咨询师给柳青提出的建议是,不要太拘泥于专业,并根据现场测试,建议她去试试服务行业。
走出心理咨询室,柳青的脸上并没有显得轻松。“我甚至想过随便找家小公司,薪金只要两千块钱就可以了。”但她一直不敢和用人单位报出这个数,“人家会觉得你居心叵测,绝对不是有心留在公司发展的。”
“工资要少了,公司担心你将此作为跳板,要多了就说用不起博士。”对于未来,柳青仍感到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