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又到一年毕业季,骊歌起,各奔东西。应届生中的大部分,将彻底撕去贴了20多年的“学生”标签,从象牙塔迈入职场,为事业和前途打拼,或迷茫,或兴奋,或忐忑……而此时此刻,去年6月金融危机风波中的一批毕业生转眼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了一年,论经验虽是“菜鸟级”,却也演绎了“学生”变“职员”的各种形态,有人一年跳槽十几次,危机下“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被经济复苏颠覆;也有人哪怕一直做“实习生”也要坚守在喜欢的行业奋斗;还有人过关斩将拿到offer,却屡屡在试用期后的例行谈话里折戟……
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职场一年级”系列报道,讲述毕业一年的职场新人们面对新身份所做的选择与努力,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带来一些思考与触动。 朱莹
“今天我又把老板炒了”,这句原本不应该频繁出现的话,却成了一些时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一句口头禅。上班后,一些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在最初的欣喜过后,发现这份工作与自己的理想有着很大差距。“一年中我换了10份工作,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实在不怎么容易。”陈文静告诉记者:“作为职场菜鸟的我,一年内先后在10家单位干过文秘、前台接待、服务员、翻译、销售员等职业,最短的时候只干了一个星期,最长的也没超过4个月。”
本报记者 顾卓敏
跳槽原因
1工作太清闲没有挑战性
“收入很重要,但不是跳槽全部的意义,我想趁着年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就算交点学费也没关系。”陈文静说话做事都有一股子与她名字不相符的果敢,跳槽这件事也不例外。
大学毕业后,主修日语的陈文静进入一家日本医疗机构,从事翻译工作。“由于这个岗位对经验的要求不高,工作不算辛苦,待遇也不错,月收入2500元,‘性价比’很高。”然而,不到两个月,陈文静的一腔热忱就消磨得一干二净。“一个星期来看病的人都没有几个。就是因为太闲太无聊了,就觉得自己不仅在口语上得不到锻炼,并且也学不到处理一些日常工作事务的经验。所以我就决定辞职了。”
“在此之后,我又找了份在某跨国公司做前台的工作,收入差不多。虽说是前台,但办公室的行政工作我也要做,接电话、做表格、整理文件,从早忙到晚,日子一下过得充实了。但我很快就发现其实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差不多,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于是,随着一句“单调,不具挑战性”,陈文静在一个月后,潇洒地与老板挥手说Byebye。
跳槽原因
2人际关系复杂与上司闹翻
在猎头公司的介绍下,陈文静顺利进入了一家全日资公司,任总经理秘书。“公司在上海的业务主要是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入职的时候觉得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薪资待遇都还不错,但一个月不到,我还是选择了离开。”说到这里,陈文静特地跟记者强调:“这次主要是因为不适应上司的领导方式,可以说是他们变相逼我走的。”
“以前只听说,日本企业人际关系复杂,本以为以自己这种开朗的性格绝对能摆平的,但没想到还是给人家黑了。”陈文静说。作为总经理秘书的陈文静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与各个部门联系,在一次与部门协调中,由于销售部一位同事的配合不力,导致销售部经理受到总经理的批评。“没想到销售部经理把责任推在了我身上。我当场就跟他吵了起来。”
在夹着尾巴做了3周,经历了种种不愉快后,陈文静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工作氛围,最终还是决定辞职了。
跳槽原因
3收入不低但没有发展空间
在经历了日资企业人际关系复杂、办公室行政工作无聊后,陈文静找了一份房产中介的工作。“房产中介的收入是由底薪和提成构成的,比较注重个人能力,多劳多得。”
原以为房产中介这个工作很刺激,很紧张,谁知工作了半年,不说当初那股新鲜劲儿消失了,陈文静还发现做房产中介这个行当从自身发展上说没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基本上我每个月的收入都在5位数。但是几个月后,我发现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其实公司这两年一直是在原地踏步。这就意味着,我目前的职位和薪水,几乎都已经顶上了 ‘天花板’。”
陈文静向老板请辞。“老板提出给我加20%的底薪,同时提成也增加3个百分点。但薪水多少并不是我考虑的重点,做销售在各个行业都是相通的,我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陈文静很快通过猎头公司找到了下家——沪上一家民营化学原料生产企业做销售员,一直做到现在。
跳槽原因
4“空仓期”体验丰富人生
在陈文静丰富的工作经历中,记者注意到,陈文静还曾在居酒屋、咖啡厅、西餐馆工作过。
“在辞去一份工作到找到另一份新工作之间,必定有一段 ‘空仓期’。我会选择去不同的地方工作,一方面不用向父母伸手,同时也是体验不一样的人生。”陈文静先是在日式的居酒屋崭露头角。“居酒屋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缩影。虽然只是做服务生,但我的口语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工作表现也得到了老板的认同。”
之后,陈文静又分别在德国人的西餐馆以及一家连锁咖啡店工作过。“这些都不算什么。你能想象吗?我还曾经全职摆过地摊。”不同于一般白领玩票性质的练摊,陈文静是把赢利作为摆摊的出发点和目标的。“这是一个从头开始的摸索过程,虽然只做了短短的一个多月,而且只是小本买卖,但也体会到了自己创业做生意的艰难。”陈文静坦言,值得庆贺的是——没亏钱。
【心声】
跳槽经历有得有失
享受不断跳槽的新鲜感
“我喜欢新的环境、新的尝试、新的挑战,那会令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都变得丰富多彩,我不想自己的青春和人生是黑白惨淡的。而最可怕的就是,为了贪图安逸稳定就要去主动放弃那无限的可能,这简直就是一种生命的扼杀!”
对自己工作能力是一种肯定
“我绝对不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或者眼高手低,相信我的老板也不会同意。我觉得这只是每个人的选择和观念的差异,无所谓对错。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也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定会很好。”
如果我能坚持一下或许可以得到更多
“我觉得自己很快乐,因为我现在所做的事,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即使有时跳槽是一种逃避,如果我能再坚持一下,不要耍小性子,可能我会在职场得到更多。但人生的得失,并不总是划分明确的。能够在失败中收获经验也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背景资料
应届生半年内离职率38%
根据最新出炉的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达到了38%,3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为2.0个,大学生为何对第一份工作难以“长情”备受关注。
据调查,离职大学生中,主动离职的情况占到了88%,被雇主解职的只占到了2%。主动离职的原因依次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1%)、薪资福利偏低(25%)及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时下抱怨“工作没劲”而回家“自我雇佣”的职场新人不在少数。他们给出的理由也颇为多样,如“我才不要在一个格子间一坐30年”、“常规就业赚钱太慢啦,我要以最快的速度赚到第一桶金”、“做得不开心,没兴趣再做下去”等等。
专家建议
多考量自己是否能带来更多价值
职脉互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资深职场分析师刘漫雪女士认为,刚刚进入职场的菜鸟都处在人生经历和体会的最初阶段,认清自己、明确目标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定是不完善的,在漫长的人生成长过程中通过经历辛劳、挫折、痛苦、打击,通过对自己不断地认识、调整才能完成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工作就是完善自己的最好方法。
很多年轻人会更多考虑一个工作一个职位带给了他什么,如果不满意就放弃,所以一直会不满意自己和梦想的距离。但是人生应该更是一个给予的过程,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给别人,给工作带去什么价值的时候,就会对自己要求更多,就会更希望提升自己,而结果一定是从工作中得到了所有想拥有的一切。所以年轻的职场新人在寻找新的工作时如果能换位思考,从考量公司能给我自己的条件和待遇到考量自己的价值和可贡献的力量,态度就会大大改观,一定会更容易得到雇主的认可,而最终也得到梦想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