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与山东工程技师学院的合作是一种新鲜的尝试。
前者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本科学校,后者是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技工院校,不论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模式都有很大不同。按通俗的理解,大学生是未来的白领,而技工学校的学生则是蓝领。
而实际上,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准白领”们却发现,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不足以满足求职和工作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比“准蓝领”们还难找到工作:要求高的岗位胜任不了,要求低的低薪酬岗位不愿去。即使他们找到工作,可能因为实践能力不足,难以立刻适应。
而聊城大学和山东工程技师学院合作的“大学生技能提升项目”,正是高校面对毕业生结构性求职困境的一种自我调适。
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本科课业前提下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弥补本科学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升求职竞争力,也为学生成为知识型的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拓宽就业和成才渠道,与专业开展技能培训的技工院校合作,配合本科专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共享互补,无疑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
第一批联合办学的学生刚毕业尚未走上岗位,实际效果如何,还需时日等待用人单位的验证。但这种试图突破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壁垒,以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联合办学模式本身的创新意义就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