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位刚毕业的学生在求职阶段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疯狂地在网上海投简历、不管是否有发展前景,只要有份工作就去干……来自广东金融学院的小陈也经过了这个阶段,但他在拿到银行Offer(录取通知)后感慨:如此这般的盲目求职让他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特长,更快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小陈告诉记者,临毕业前摆在面前的无非就是几个大的方向: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或者直接工作,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小陈认为都要从大三这一年开始准备,确定好大致的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的情况,小陈选择了考公务员和找工作,他说,想在毕业时顺利拿到一份不错的Offer,实习经验很重要,因为用人单位往往很看重是否有过相关的实习经验。
谈到找实习的经历,小陈笑称自己那段时间简直是“不择手段”,几乎利用了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亲戚朋友、求职网站信息、写邮件给院系的老师等等。对于实习岗位的选择,小陈认为实习最好选择能真正学到东西的单位和职位,不要纯粹去打杂做零工。
正式的求职终于在大四开始了。一开始,小陈跟周围的同学一样盲目地海量投递简历。和大多数人一样,小陈不确定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进入什么样的公司,迷茫与彷徨的结果是不管公司的规模如何、具体的职位怎样都去投递,于是有时候一天会同时接到好几个面试或者笔试的通知。不过渐渐地,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笔试和面试,小陈开始冷静地总结与思考,开始专注于自己喜欢而又会去的单位。
当然,小陈也强调,那个盲目的阶段非常必要,总要多参加几次招聘会,经历过磨砺,才能提高自身应聘实力,比如,他通过一次次盲目的投递简历、笔试面试,知道了要提前在网上了解各招聘公司的基本情况;知道了在领导小组面试前要了解小组成员并达成一定的共识(发言要积极、观点要创新等);知道了自我介绍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所有的闪光点表现出来;知道了要不断地温习专业知识以攻破专业面试关;知道了面对不同类型的面试官应该准备什么样的姿态等等。折腾了几个月,小陈终于在5月份拿到了某银行的Offer。
回首求职经历,小陈觉得很充实也很快乐,在认识了很多朋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定位有了更深理解。小陈说,尽管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多于成功,但是没关系,因为只要成功了其中一个,你就是胜利者。他说,奖学金、实习经历对于求职都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呈现出最好的自己,只有用各种技能把自己充分武装起来,才能在强手如林的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