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珠宝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珠宝行业 > 珠宝市场 > 新人强调新人身份弄巧成拙 专业人士指出谦卑应适度 不应主动把自己划为弱者
新人强调新人身份弄巧成拙 专业人士指出谦卑应适度 不应主动把自己划为弱者
作者: 时间:2010/11/5 阅读:380次

    “总结近半年来的工作,本人最大的过失就在于‘我是新人’,这并非指职场新人这个身份,而是我错误地将‘我是新人’这句话挂在嘴边,从而无意中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难度……”年关将近,各家公司都先后进入了年度总结评议阶段,日前一家日资企业的HR徐锐收到了这样一份工作总结,对此徐先生坦言,“我是新人”这句话虽说很大程度上是表示谦卑,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此话一出就先从阵势上“露怯”了,新人应适度使用。

    本报记者 顾卓敏

    “我是新人”被认为虚伪

    今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的骆欣,幸运地进了一家日本公司做文员。10月中旬的一天,骆欣复印完文件回办公桌,路过公司那条长长的走廊时,看到地上有一团废纸,骆欣没有多想就弯腰把它捡了起来。

    让骆欣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老板就找她谈话。“老板说那团废纸是他做的一个测试,结果来回好几拨人路过只有我把它捡起来了,所以决定提拔我为他的秘书助理。”

    从老板办公室出来之后,骆欣在办公室里向同事们描述了之前的一幕,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喜悦。“我是新人,什么也不懂,真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这份新工作。真要论资排辈,怎么也轮不到我这个新人头上,只能说是运气好。”然而,骆欣并没有注意到,就在她滔滔不绝地表达“谦虚”时,同事们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升职”后,骆欣明显感到同事们对她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她发现有时同事们会在她背后窃窃私语。一次偶然的机会,骆欣在卫生间里听到两个女同事议论:“拼命说自己是新人,意思就是说我们老人不讲公德咯?”“瞧她那个虚伪的腔调,讨厌!”

    反省“新人”的潜台词

    在进一步交流中,骆欣坦言:“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我是新人’这句话有任何不妥,因为这是事实,作为一个职场菜鸟,我更多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但是,现在我开始反省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结果发现,在这近半年时间里,这句话非但没给工作开展带来任何帮助,相反却是磕磕碰碰不断。”骆欣将“我是新人”作为工作缺失写进了总结中。

    “您好,我新加入这间公司,正在努力熟悉客户情况,在以后的合作中,还请您多多关照。”骆欣初次给自己接手的客户打电话,本以为自己的“坦诚”能获得客户的信任,但对方却直接提出,希望仍由原先的联系人负责相关接洽事宜。

    “当时我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客户的质疑也在情理中,但现在想来,可能就是因为我暴露自己是个新人,使得客户从潜意识里认定我不行。”说到这里,骆欣有些懊恼。

    【HR支招】

    应避免主动示弱

    对于骆欣这种心态,公司HR徐锐表示,一方面可能是她本人在这方面过于敏感了,很多情况下,一句话的效应可能没这么大。但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如果过分强调“新人”这个身份,确实会给同事、客户造成一种不负责任、学生气太重的感觉。

    此外,职场专家也指出,骆欣的失误在于她忽视了职场基本“天条”——不能主动把自己归入职场弱者。别人可以把你当新人,但你自己不能这么想,毕竟在竞争者林立的职场中,乐于手把手教你做事的前辈越来越少,如果想在职场上有所建树,就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弱者。

    “老法师”点拨

    好职位不会都留给关系户

    本报讯见习记者张春雷换位思考才能走出思维误区,看电影也能积攒职场经验。近日,本市2010年职业生涯系列讲座陆续开讲,来自卢湾、静安、闵行、普陀等职介的专家和近千名求职者分享了求职经验。

    企业喜欢有准备的“霸王面”

    “有些毕业生求职时总会有一些想当然的误区,比如好的岗位都留给‘关系户’了,面试官不喜欢直接上门的‘霸王面’,其实换位思考下,你就知道这些想法并不正确。”在近日开讲的东方讲坛上,从事过11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普陀区职业指导师孙炯为应届生分析说。

    “其实企业是不喜欢关系户的,任何企业都需要招聘素质高、执行力强的优秀人才,而接收‘关系户’往往会被放置在人事、行政等次要岗位,主营岗位上还是会向非关系户开放。”孙炯解释说,求职时多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这样才能避免走进思维误区。对于“霸王面”,孙炯表示企业出自内心是接受的,“但企业真正喜欢的是有准备的霸王面,经过精心准备的霸王面成功率往往还很高。”

    看电影也可学职场道理

    “求职之前,不如先看几部职场励志电影,比如说看《当幸福来敲门》,你会被克瑞斯为避免上厕所耽误时间不敢喝水,对抓紧每一次机会推销自己的努力而感动;看《时尚女魔头》,你可能会对刻薄的上司有更多理解,对职场上下级关系有更深入的感悟。”讲座中,静安区职业指导师黄培蕾说,大学生积攒职场经验有很多途径,除了讲座、专家咨询,还可以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来源:青年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