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珠宝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珠宝行业 > 珠宝市场 > 淄博小中介职介费一年飙涨一倍多
淄博小中介职介费一年飙涨一倍多
作者: 时间:2010/11/15 阅读:670次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今年的职介费与去年相比涨150%,简直太离谱了。记者今天暗访发现,一些小职介所均提高了中介费,去年总共120元,今年需要交纳300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还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此外,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去正规人才市场求职、招聘的费用要远低于这个费用,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在小职介所找工作?答案竟然是“门槛低,正规人才市场是为高学历人才设立的”。
   
    职介费一年近两倍   
   
    今天,记者来到淄博长途汽车总站附近的几个职介所。推开只有名为“国敬”的职介所的门,几个农民工挤在沙发上抽烟。记者以找工人的名义进行登记,职介所负责人做了登记后,询问在屋子里等待的几名农民工,有没有人愿意干。记者问,中介费多少钱?对方表示,你交200块钱,工人交100元。但是一般来说雇主需要替工人交上费用,这些工人身上基本上都没带钱。记者说,中介费怎么这么高啊?去年这时候不是才100多吗?对方回答道:“去年11月份时候的劳务中介费120,工人交60元,雇主交60元。现在都是这个行情。你要是嫌贵可以到别处看看。”这个行情在随后记者采访的几家中,得到了确认。他们似乎都是在同一时间共同提价。至于涨钱的原因,是因为今年的活不好找。
   
    记者与几名农民工攀谈中得知,他们都是在这里等活的,只要有合适的就可以跟着雇主走,谈好工资及从事的工作就行,保险也没指望雇主给交。“别说给我们交保险了,来招工的很多都是个体户,他们自己都没法交保险。只要不拖欠工资,对咱平等对待就行”。
   
    工人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无论是雇主还是工人均对这个费用无可奈何。因为不交这个费用,雇主找不到工人,而工人也找不到活。记者综合求职者和用工者的信息发现,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给了这样的中介机构发展空间。
   
    人才市场门槛“高”卡住一批人
   
    事实上,单就求职成本来看,与其在这样的职介机构求职,不如到正规人才市场找工作合算。记者从淄博市人才市场了解到,他们也有类似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并且对进场求职的市民几乎不用交钱。对用人单位的收费也不高,并且还要审核用人单位的资质、营业执照等内容,参加招聘的企业也都是值得信赖的,有一定实力的,在这里求职无论是对求职者还是用工者,都应该更放心。
   
    但是也正是审核营业执照等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些个体户、小企业就被卡在门槛之外。记者采访时候正好碰到来到此处找工人的淄川区一名肉食鸡养殖户孙先生。他告诉记者,类似他们这种行业大部分都没有执照,就是个体养殖,只是有一定规模后,需要有人帮忙。可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执照,所以进不了人才市场。
   
    之所以不去人才市场,农民工也有自己的说法。来自滨州市惠民县的农民工杨喜坤告诉记者:“我的文化水平低,一般去人才市场都是大学生们,我们怎么能去呢?”记者告诉他也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招聘会,你会不会去?他想了一会说:“一般去人才市场还不得都拿着简历啊,我也不会写,去了也找不到工作。”正是这些朴实的想法,让他们很自然的将人才市场排斥在求职方向之外。
   
    老杨说,很多到车站这里这些职介所找工作的都是这个原因,人才市场就算是去了也没用。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市场上,与雇主面对面的交谈。谈好工钱,合适就交钱跟着走,不合适就不干。
   
    物价上涨带来招工难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这一波不断抬高的物价面前,农民工涨工资的诉求也在加强。在职介所登记的求职信息中,工资要求都在1200元以上。这样的工资要求却让一些小的个体户、养殖户吃不消。上述孙先生表示,其实养殖业基本都是挣点辛苦钱。养殖一批肉食鸡差不多得2个月左右,要是这个工资的话,他得支付2500元,这就不合算了。“要是赶上行情不好,甚至还挣不出工人的工资来。所以我们用不起这么高工资的人。”
   
    一方面雇主嫌工资高,另一方面农民工还嫌工资低了干不着。杨喜坤给记者算了一下他的生活费账目。现在一个馒头都得6毛钱,一天光吃馒头就得近5块钱,一包最便宜的烟也得5块钱,再加上吃菜,就算自己做菜也得5块钱,要是买菜吃的话10元也不够。此外,他们都喜欢喝点小酒,也得花几块钱。这样一天的生活费差不多就快20了,再加上穿衣等最基本开销,一个月600块钱。稍微一奢侈就花到800元,要是低于1000块钱,这活还怎么干?即便是一个月剩下600块钱,在现在的物价下,也基本干不着啥,干上2个月还不够给老家买一吨煤炭钱。“我们也知道,想要在高的工资,雇主也不会出!”

 

来源:鲁中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