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国家珠宝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项目,即“武汉·中国宝谷”项目不再只是一纸规划。2014年7月25日,武汉市市长唐良智一行赴中国地质大学现场办公,唐良智协调各方对“宝谷”建设主体、项目推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问题达成共识。这也标志着:计划到2030年将打造成3000亿元产业园和特色旅游地的“宝谷” 建设正式启动。
中国宝谷将覆盖珠宝产业的各个层面,从工业设计、新材料研发、先进装备研发、珠宝销售到特色旅游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预计到2020年成为800亿元产业园和特色旅游地;到2030年,将打造成3000亿元产业园和特色旅游地,成为具有国际地位的中国珠宝产业中枢、中国珠宝行业研发、孵化中心和珠宝设计与创意中心。相比国内一些珠宝产业基地,作为5A景区的一部分,“宝谷”还具有纯珠宝旅游业态高度聚集的优势。
目前,我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早已看好这一商机,准备借此契机,在传统的珠宝行业发展模式基础上,做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对我们珠宝行业真是一大好消息。”昨日,湖北利时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徐丰华表示,“一旦"宝谷"开工建设,我们公司的一些规划也将加速落地。”该公司位于宜昌市,主要从事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及展销,近两年一直计划打造一个“珠宝博物馆”。据徐丰华介绍,去年年底,该公司就专门组织团队到“宝谷”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宝谷”在产业领域和旅游方面的规划。徐丰华说,“一方面,希望我们打造的“珠宝博物馆”能与“宝谷”旅游规划相呼应,成为珠宝旅游线上的一个点。另一方面,也希望双方能有一些合作,发挥公司生产加工的优势,做好上游生产,弥补“宝谷”在生产方面的不足。”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表示,“宝谷”计划将在成立之际打造新型产业,以珠宝加旅游的特色项目作为亮点,来填补中部珠宝产业空白,力争成为中国最大的珠宝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近年来珠宝产业发展红火,以武汉为例,2012年奢侈品销售增幅达50%,其中珠宝销售增幅达到3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宝谷”应大有可为。”王焰新表示,但首饰类商品易被复制,只有快速抢占市场才能拔得头筹。“宝谷”的区位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四小时内,即可抵达各大重点城市。
“宝谷”对接“光谷”优势难以被模仿。“宝谷”项目跨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洪山区,将形成“一核一街三区”的空间布局。项目将发挥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和设计专业优势,统筹周大福等生产企业的产业优势,培育和发展从珠宝原石、加工、创意设计、科教、鉴定、交易、金融、保险到文化旅游的珠宝全价值产业链,策划建设珠宝创意与科教浏览区、珠宝文化鉴赏与休闲度假区、珠宝展示交易与旅游购物区等,力争助推武汉市打造千亿珠宝产业板块。这也是“宝谷”和“光谷”两大产业基地有效对接后展现的优势之一。届时,随着光谷地区集聚的研发销售人才不断发力,必将为“宝谷”发展安上腾飞翅膀,这些优势都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