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泰珠宝黄成将摘得“工匠之星”。
2014年以来,盐田区积极推动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3年交出了靓丽成绩单。盐田区委书记杜玲表示,盐田区将加大人才住房向黄金珠宝产业人才供应,探索建立黄金珠宝特色学院等创新平台,加快盐田珠宝钻石交易中心项目建设,打造“国际性珠宝钻石要素平台”。
据了解,黄金珠宝产业对工匠人才十分渴求,不单是工匠人才,近年来盐田区委区政府对吸引、培养各类人才纷纷采取了强力措施,2016年更是出台“五十条”大招投上亿元广纳贤才,打造“梧桐人才”高地,为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
在日前召开的市两会上,深圳人才引进也成为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高端人才留不住,工匠型人才引不来”,不少代表委员热议深圳人才引进“尴尬”并建言献策,呼吁引进顶尖人才时可打破条条框框。
匠心独运 参赛者技艺娴熟
前不久,深圳工匠之星技能大赛——黄金珠宝首饰手工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在盐田落幕,最终来自盐田区百泰珠宝的黄成将在122名来自不同地区企业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工匠之星”称号并拿到了5万元奖励。
据介绍,这次“工匠之星”技能大赛是以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有关起版的内容为基础,根据图纸统一制作寓意深圳扬帆远航的“深圳之星号”手工摆件。此次比赛共有五个裁判,采用评分制,根据“锯、焊、锉、整形”四个技能点进行综合评分,参赛者用的工具越少,耗损越小,外形越精美,得分越高。
比赛要求选手在14小时内完成作品。用手工制作容易产生误差,为了获得精确的尺寸,要用游标卡尺不断测量,为了实现船体双弧度的精确契合,选手要耐心地不断用锉刀打磨,用吊机打砂,或双手用力在砂纸磨搓,反复调整,严谨对比,一点点改进。这对身手们的技能、体力、耐力和专注力都有很大的考验。
心存高志 工匠吐露心声
其他参赛选手纷纷对这次比赛发表感言。“比赛感觉非常好,有付出才有收获,参加比赛,让自己得到了提升。”深圳参赛者雷杰明表示这次比赛就是对自己功底的考验。来自福建的曾少强认为这次比赛很好地体现了工匠精神,将工匠者认真执着、坚持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现在大家面前。
此次比赛年龄最大的选手的胡锦超来自香港,今年62岁,从事珠宝行业近50年,现在在一间学校教徒弟。胡锦超说“以前在企业工匠们默默无闻,希望这次比赛能取得好成绩,对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是一个肯定。”
让工匠们不再默默无闻,将工匠人才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这对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和满足其自身成就感有非常大的作用。此次竞赛不仅是一次黄金珠宝行业顶尖技艺的集中展示和精英人才技术交流的盛会,也彰显了盐田区委区政府对黄金珠宝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的坚定决心。
招纳人才 盐田区出手不凡
“全国黄金珠宝看深圳,深圳黄金珠宝生产看盐田”,虽然黄金珠宝生产作为盐田区工业第一产业,但技能人才培养仍处于“师傅带徒弟”模式,培养体系不健全,技术等级不明确,晋升机制不科学,导致高技能人才匮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长远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的需求。
为了吸引工匠人才扎根盐田,2016年年初盐田区人力资源局提出将市“工匠之星”选拔安排在黄金珠宝行业并落户盐田的初步想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举办了本次黄金珠宝首饰手工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向全国全行业宣传展示盐田区黄金珠宝行业发展成果,有力地促进行业技能水平提升。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只是盐田区吸引工匠人才的形式之一,盐田区政府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出台了加快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聚集黄金珠宝产业高技能人才办法、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梧桐人才高地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构建的国内首个黄金珠宝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推动梧桐工匠工程吸引引进和培养。
面向未来 首创人才评价体系
盐田区以创建黄金珠宝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抓手,启动黄金珠宝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填补行业空白,最终形成了盐田区黄金珠宝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模式、培训资源、质量保证、证书框架6个方面,涵盖了技能人才评价各项要素和各个环节,形成了规范评价模式,成为行业内全国首个技能人才评价规范。
为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确保能精准落地取得实效,盐田区选择百泰和丰艺两家辖区企业试点,目前评价制度改革成果已在试点企业和核心岗位落地实施,并成功评价出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盐田区将进一步深化黄金珠宝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创新工作,在全行业推动开展技能人才评价;牵头组织成立盐田区黄金珠宝行业技能人才评价咨询委员会,为行业技能人才评价和培训工作实施提供决策与咨询服务;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和带动辖区黄金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
以礼相待 提供政策优惠补贴
盐田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盐田区将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优厚的政策优惠和扶持补贴,继续扶持、指导符合条件的黄金珠宝企业新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盐田区希望给工匠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示辖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可观的集聚效应和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选拔吸引一批行业内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的整体发展,推动盐田乃至全国黄金珠宝行业跻身国际顶级行列。
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工匠之星”是盐田区黄金珠宝行业的中流砥柱,而盐田区发展至今许多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盐田区的工作重点。据悉,盐田这次推出的人才政策力度大,区财政每年将多增加支出将近一亿元吸引人才、落实措施。区政府希望为人才的到来铺设有利条件,真正做到“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对新引进的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落户盐田工作,最高可获1400万元的工作经费及奖励补贴;新引进的博士可获6万元补贴、硕士可获5万元补贴、本科生可获3万元补贴。位于深圳梧桐山南麓、大鹏湾畔的盐田区,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类“凤凰”来栖。
求贤若渴 各类人才全覆盖
盐田区2016年出台的人才政策,分“梧桐凤凰”、“梧桐工匠”、“梧桐青苗”三大工程(各类人才的具体认定标准及政策补贴,请登录“盐田区政府在线”查询),形成盐田特色的人才队伍评价体系,实现高层次人才、区级人才、技能人才、储备人才等各类人才全覆盖,在人才引进、培育、鼓励及服务等方面,加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在三大工程中,“梧桐凤凰”工程主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成长型人才等;“梧桐工匠”工程立足盐田的产业特色和实际,重点突出对工匠技能人才的扶持;“梧桐青苗”工程为着眼于盐田区人才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性引进和基础性培育一批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具有发展潜质的英才,加强人才梯队储备。
此外,作为人才需求的两大“巨头”,盐田区对教育、卫生系统单独制定相应人才政策,以此作为区人才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其中,为鼓励老师在盐田区公办学校工作担任班主任,除根据市有关政策发放班主任津贴外,每月另行发放班主任专项奖励补贴1000元;为鼓励医生到社康中心,区政府对新引进的医疗技术骨干人才自愿到辖区社康中心工作的,额外再给予15万元的奖励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