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珠宝似海深,从此时间是黄金。蓦然回首,在番禺已经待了6年有余,东哥经常开玩笑和朋友说,做这行这么久,愣是没挪开大罗塘方圆几公里,一直在村里厮混着,真是妥妥的珠宝民工啊!
记得好几次去到深圳水贝,都有同行朋友揶揄我说,干珠宝这一行,你不来水贝,那还叫珠宝人嘛,能搞大么?!也经常碰到几年甚至十几年资历的老珠宝人,走南闯北到处开店,却只是听闻番禺,但从没有来过番禺,也没有和番禺的珠宝工厂打过交道,所以他们对番禺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每每和别人介绍说我是从番禺来的时,都有人脱口直问番禺有啥好的?有啥特色?也有些人以为东哥任职的米莱彩宝应该是深圳的品牌,而并不应该在没有品牌基础的番禺。
自从很多珠宝同行通过米莱彩宝和宝创圈结识东哥,知道我在番禺后,经常有资深的行家问我,能不能帮忙找些没有水贝味儿的珠宝产品。刚开始我还不是很了解“水贝味儿”是啥意思,后来陆续看过很多被他们打叉的产品图样后,才开始慢慢有了感觉。前不久一位深圳的老大哥过来番禺找工厂,也很有意思,我本来以为他是想找些大牌工厂,结果那天他没去大厂,反而在一家三四十人的特色工厂泡了整整一下午,和厂长谈自己在卡地亚的学习经历,谈自己的工艺创新想法,谈自己的品牌理想,真是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最后下了不少单。
说上面这段话呢,东哥并没有任何贬低水贝珠宝产品的意思,只是描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现象。因为产业基础和历史积淀的差异原因,水贝和番禺两个地方有很大的差异。
尽管深圳水贝和广州番禺都对外宣称是“中国珠宝之都”、“全国最大的珠宝首饰生产制造基地”,但实质上两个地区各有侧重,番禺集聚区的企业主以香港人为主,主要面向海外市场;而深圳集聚区的企业主则以广东潮汕、福建莆田为主,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两者本并无冲突,各做各的生意。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番禺就成为承接香港珠宝制造业转移的出口加工基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包括沙湾、市桥片区在内,番禺已集聚珠宝企业超过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如六福、周大福、谢瑞麟等品牌均曾在番禺设厂加工,据番禺区贸促会统计,95%的香港珠宝均产自番禺。
去年大火的美国总统女儿同名珠宝品牌伊万卡·特朗普,主要供货商为印度珠宝公司KGK,而KGK的珠宝加工厂就设立在番禺大罗塘珠宝小镇。同样在国内外大火的潮流银饰品牌APM,工厂也设在番禺大罗塘。就在上两周,东哥的一个朋友公司,还获得了周大福的优质供应商荣誉。还有很多的知名品牌如 I DO、通灵、CC卡美、戴俪尔、捷夫、LILYROSE、华谊兄弟影视明星合约高定工坊的等头版工艺研发工厂及签约设计师团队,都在番禺。只是因为有保密协议,而且这些公司极其低调,一心专注在自己的业务上,所以并不为认知。
所以,有些外地的朋友冒然跑到番禺,如果没有熟人引荐,其实是很难踏入这些精工大厂的。记得有个段子说,之前老凤祥上海公司的一个采购生产总监跑到番禺来,说早在2000年左右就在番禺下单了,番禺也没啥特别的嘛。当时一个主管的商会领导回应道,那时候老凤祥找的厂,顶多只能算是三流水平的,真正的大厂,都忙着接香港和欧美大牌的订单了,哪还有空搭理老凤祥的单子。
东哥之所以要说番禺的好,是因为我周边有很多专注做生产做工艺的番禺珠宝人,你说他们思维窄格局小也好,说他们只喜欢接单也好,说他们只会做工艺不会做品牌更不会做资本运作也罢,藉由港资珠宝企业一代又一代珠宝工匠和设计师传承下来的东西,番禺的珠宝人的确有他们对产品的独到理解。这些是基因和骨子里的东西,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