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召开以前,一篇关于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文章在公务员圈频繁转发。文章提及一个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4年时间实现5564万中国人摆脱贫困,未来3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从时间线来看,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的各行各业便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在2012年年底开始,中国的珠宝产业走向寒冬。
国家层面政策的出台对于珠宝展业的影响前所未有的深刻。
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高压反腐政策下主要消费群呈现下降趋势,在玉石行业尤为突出。之后各行业的萧条,带来楼市、股票等行业经济不振,闲钱不再有。珠宝玉石作为非必需品,逐渐淡出一大部分消费者视线里。
回到文章的数据看,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前,国家层面政策对珠宝产业的影响,未来至少还有3年时间,也意味着珠宝市场的春天,还需要3年时间的自我调整和修复。
而从珠宝产业来看,目前面临的是过往粗加工产品去库存,创新创意能力不足无法提供适应消费转型的产品的问题。前者成为多数珠宝企业资金周转、谋求变革的最大压力,而无产品库存的则轻装上陈迎接新的市场和机会。后者则成为珠宝产业与市场转型最大的矛盾,不是供不应求而是无法满足和无知需求。
从经济发展来看,全面小康的建成意味着普通百姓有更多的收入,而目前所呈现出来的消费转型升级——老百姓对于消费品品质的追求在逐步提升。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人们对于低品质的生活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问题。
低廉重复购买的衣物包饰,家居用品,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而人们消费购买的欲望一直没有停止。在这不断的追逐过程中,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发生着悄然改变,物美不可能价廉,一分钱一分货,宁要精致精品不要一堆廉价甚至是免费的产品。最关键的是,消费者在经过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已经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已不再盲目消费,有着自己独立的消费判断,不再跟风。
具体到珠宝行业,就是消费者财富不断积累,对于珠宝的审美意识也开始觉醒,人们知道哪些珠宝首饰就是套版加工设计,哪些是抄袭国际大牌,哪些款式是陈旧没有创意的。原创、个性、独立设计、私人订制等等,成为人们追求的高度。
在玉石行业,以往人们可能连玉石、翡翠、和田玉、南红等这些概念都没分清楚,而互联网的便捷和资讯的发达,喜欢珠宝玉石的人学习了解的渠道变得越来方便。玉雕行业里粗制滥造的东西不再受到关注,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在珠宝玉石行业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消费者也意识到捡漏的事情很难发生,必须实实在在花钱购买才看获得好的东西。
珠宝玉石行业的转型升级,就是粗放型的加工和粗放型的消费时代已经过去。反观当前的珠宝玉石行业,觉醒的依旧是少数,意识到产品设计和品质提升的并不多。而这也是这个行业的机会,未来能走得更远的便是在今天做出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