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从事珠宝的圈友,晒他一位朋友的朋友2012年去香港花了130多万港币,买了一枚三克拉多的蒂芙尼品牌的结婚钻戒。然而这枚昂贵的钻戒,却依然没有保住这段曾经无比相爱(能花这么多钱买一枚钻戒,那绝对是爱到深处不差钱)的婚姻。
字里行间,可以看到这位圈友愤愤不平的情绪——情绪中有对这对夫妻离婚的惋惜,更深的是对这对夫妻当年花这么多钱去买这枚钻戒的不值,尤其是这么昂贵的钻戒依然没有保全住这段婚姻。
同时我也在朋友圈内,看到一些做珠宝朋友们,经常会发一些反对“不尊重知识产权,抄袭他人产品款式设计”的言论和文章。甚至会有些人,一边斥责着抄袭者,一边自己也“不得不”偶尔做一些大牌的产品。
对于这些现象,我真的不愿,也没有权利去加以任何的评判和评论。但是我想探究——是什么让珠宝行业,都在充斥着这样的行为和思想?我想这应该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吧?
现实就是来自利益的驱动,这种利益不仅是来自物质的,还有来自心理的。来自物质的利益驱动是这样的——“同样一件珠宝产品,我们可以做的与大品牌“几乎”一模一样,只用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价格卖给客户,还能有不错的利润,而这个过程,我和顾客都是受益者”这是真实的物质利益诱惑和驱动。心理的利益驱动是——“一个国外品牌,凭什么赚我们中国人这么多钱,也太黑了吧,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又不是我们做不出来!”这是心理不平衡所造成的。
而尊重原创的理想者除了来自道德的坚守,还有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立场观。道德的坚守是因为人的道德品质,发自内心的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和前期的努力付出,如果经济能力有限,他宁愿不去消费这个商品。而还有一部分人排斥抄袭和模仿的人,他们大多自己本身就是从事创作、研发的工作,他们也是被抄袭和模仿的受害者,他们知道设计、研发的不易,所以他们不仅自己会严守不抄袭的原则,也会在舆论上大力反对抄袭,支持原创;但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人只是言语上反对,但身体上也没法控制自己会去消费一些仿冒或抄袭的产品。这一类就可以归结为屁股决定脑袋的立场观者。
我想通过这样的现象描述,展示一个社会和国家完全走上尊重原创设计,尊重知识产权的路途是极不平坦的,这需要法律建设的完善和执行的力度,也需要人心的回归,回归到对原创设计研发的真正理解与喜爱,回归到人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多付出一些钱,作为对那些原创品牌、产品和人才的支持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