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希望在经营和战略上寻求突围的珠宝企业,都需要清醒的认知珠宝行业的现状,以及导致我们陷入困局的原因。这里有宏观——大环境的问题;也有微观——企业之间竞争导向的问题。
面的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本身,最怕的是向现实低头,而把一切恶果归咎于环境。企业必须要在认清现实的同时,寻求突围的路径和方法。其实越是这样的环境,越是企业彼此拉开距离的时候;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才有更多机会实现后来者居上,弯道超车,成为珠宝行业的黑马,脱颖而出。这个时期才是造就和孕育珠宝行业未来十年领军企业和品牌的时期。
下面,根据对现状的分析,我列出了珠宝行业目前的四大困局。这四大困局,对珠宝企业而言,就好比四个巨大的烂泥坑。其实我们很多珠宝企业,目前都在这个烂泥坑中挣扎。
每个珠宝企业要想当下过得更好一些,要想在珠宝行业能够扎根活下来,要想有朝一日成为珠宝行业的优秀企业,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首先要清醒的认识摆在我们面前的四大困局(四大坑)然后我们要通过战略制定及战术的实施,让自己不掉入这四大坑中,或勇敢的从这四大坑中爬出来。不然很多珠宝企业会困死其中。
困局一:附加值低
附加值低已经成为珠宝企业的第一大杀手。以前很多人都认为珠宝行业是暴利行业,如果你是做珠宝的,你的朋友都会认为你老挣钱,老有钱了。“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话已成为形容珠宝业的标签。
但是无论外边人咋讲,但到底赚不赚钱,只有行业人自己心里最清楚。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当然这个精明是珠宝行业培养出来的)珠宝行业的暴利指数应该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就拿服装、餐饮行业来比,珠宝业都可能赶不上人家。
所以目前珠宝业的状态应该是:“拿着百万富豪的钱,担着卖白粉的风险,卖着白菜的价。”(真要算下来,其实人家卖白菜的利润率都要高于珠宝)——这才是珠宝业的真实写照。
其实珠宝本应该是附加值极高的行当,珠宝也本应是奢侈品,但是就是被我们几十万珠宝从业大军硬生生的做成了白菜价,日用品。珠宝的低附加值,不仅是让企业经营者都干的“既苦逼,又没利润”更加可怕的是,它会影响珠宝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大的恶化整个行业的生态和生存环境。
困局二:成本升高
成本升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场地、营销及其他。各位仔细看看,这其中的哪一项不是在急剧的升高?拿中国(甚至是世界的)珠宝集散地深圳来说,场地租金升了多少?尤其是近年水贝把一些工厂和旧房子都拆了,盖成了金光闪闪的高楼大厦,品位和档次瞬间提高了,可是租金也是涨的不要不要的。可能现在的管理费加上水电费,都能赶上以前的租金了。人员工资涨了多少?翻翻那是肯定,关键是工资涨了,你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关键是虽然工资涨了,可是员工的生活过得比以前更紧张,大家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却不见得就升高了,反而降低了。珠宝零售品牌也是如此,好商场有多难进,进去了你也不一定销售会好,销售好你也不一定能赚钱。现在临街旺铺贵的吓人,而且就是这么贵,还是有大把珠宝商挤破脑袋要争,一个小城市的最旺的街基本都珠宝店占去了。所以也难怪外人认为做珠宝太赚钱了。
实话实说,以前做珠宝是比较好赚的,以前开一个珠宝店的投资量,要比现在少很多,各种费用也低很多,但是销售额不比现在低,所以利润还是可观的。但是现在呢?销售额不增,利润率下降,成本剧增,投资额剧增。所以如果算上资金使用成本,我想除了一些早期赚到钱买下铺位,以及品牌知名度高,可以卖高一些品牌附加值的,其他的珠宝零售商,能真正意义赚钱的越来越少。
珠宝零售商的日子不好过,会传导到整个行业,零售商会压低工厂、批发商的利润,工厂批发商也会压榨其他供应商和员工的利润,所以整个行业都处于“又苦逼又不赚钱”的状态。成本剧升也成为了珠宝业的第二大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