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从今天起,“江苏省暨南京市2008年高校公益性供需洽谈会”正式开始,大学生如何在招聘会上脱颖而出,如何让自己简历的命中率加大?记者采访了几位07届的大学毕业生,听听他们成功就业、创业的经历,确实给人很多启迪。
“认定目标就不要放弃”
被采访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07届毕业生 付薇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07届的付薇薇同学在就业方面应该说是个“成功者”,被学校评为当年的“十大就业之星”,大学一毕业就与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签约,现在是该企业副总裁行政助理。回想起自己的就业经历,付薇薇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她总结的就业心得是“认定目标就不要放弃”。
付薇薇在快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好多场校内校外的招聘会,光简历就投了20多份。虽然收到十几家公司的回应,而因为对企业、职位的不满意,她一直没有做出决定。因为从小她就对文字很有兴趣,写的不少文章还在报纸上发表过,所以她的就业目标是从事一份与文字策划有关的工作。
快毕业的时候,她参加了一次大型的招聘会,应聘现在所在单位的一项自动化专业的职位,可是由于人数已满,并没有录用她。但她并没有放弃,她找到了当时负责招聘的人事科长,了解到另外还有个行政职位在招人,她立即表示自己对文字策划很擅长,并在交谈的过程中,她自信、健谈的形象给这位人事科长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一个星期后,这家单位通知她去苏州面试。她在去面试之前更是把应聘企业的企业文化了解个透,因为了解到该公司文化看重对方有没有卖命的决心,有没有独当一面的魄力,有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于是在面试时,她有针对性的适时表现,最终得到了公司的垂青。
付薇薇提醒08届毕业生说,求职中用的最多的简历应该下工夫来做。在做简历的时候要一份素材多种体现。应聘者的个性特点及特长是固定的,但是用人单位所需是不同的。制作简历要针对不同公司、不同背景、不同岗位、不同要求而改变。可以简单将自己的意向分为几类,根据导向做出几种类别的简历。例如研究所及相关研发单位,侧重于学术优势;应征市场、销售等公司侧重于社会实践;应征管理部门就重点突出自己掌控大局的能力。在择业、求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让用人单位充分地了解自己。
并非出自名门皆英雄
被采访人: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学院07届毕业生 杨瑞
有些毕业生在快要毕业的时候,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活,总感觉没学到有用的东西,担心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无法胜任将来的工作;还有些同学常抱怨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害怕与名牌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看着周围的同学找到了工作开始产生一种迷茫、焦虑、自卑的心理。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学院2007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杨瑞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证明了这一点。
杨瑞告诉记者,他认为大学四年,无论做了什么,认真学习也好,没认真学习也好,至少我们在这个社会学习、交际圈里熏陶了四年,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交际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就是我们工作的能力,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并不是唯成绩、证书论。成绩好,或者出自名牌学校,或许他们因“光环效应”找工作入门槛方便一点,但是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将来工作了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态度端正,谦虚学习,他能的我也能,他不能的我也要争取能。
他在毕业前曾参加南通一家建筑集团公司组织的面试,583份简历筛选后剩86份,近一半以上是东大、河海、矿大的,经过三轮严格的笔试、面试、现场实践考核后只剩27名,南工大、南林、盐城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学生占了19名。可见,并非出自名门皆英雄。现在他在句容经济开发区上班,刚到单位时分在拆迁指挥部,这些工作完全没有接手过,当时虽郁闷但态度端正,工作积极,在前辈的带领下,经过1个月学习便完全胜任了工作,后来很快又被安排到规划、建设部,涉及的工作太多,自己又成了一张白纸,三个月学下来,现在已经可以协助部长负责一个很大的安置小区开发工程。所以大学毕业生要充分相信自己,切勿妄自菲薄,只要态度端正,一切都有可能。
“吃苦、奋斗是成功的法宝”
被采访人:南京信息工程学院07届毕业生 熊颖春
和跑了很多场招聘会的毕业生不同,南京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07届毕业生熊颖春并没有拿着简历跑遍招聘会的经历。他从大学三年级就开始自己创业,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现在已经是一家拥有近20名员工企业的老板了。
虽然没有经历过求职,但是招聘的经验却不少。“我招聘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本科生、大专生并不是非常计较,我重视的是坚持、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质”,熊颖春说。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把自己的位置定得太高,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心理。由于他的公司主要从事的是电子产品营销的工作,每天都要出去跑,很多大学生受不了这个苦,干了几天就辞职了。
不光是找工作要肯吃苦、肯奋斗,在创业的过程中也需要这样的品质。熊颖春告诉记者,他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三开始创业时,父母并不支持,他们都以为是“小打小闹”,也许做个一年就不了了之了。到了大四的时候,父母更是要他关了公司安心去考研。但是熊颖春并不愿意,他凭着一股倔劲拒绝了父母的安排,一个劲地“钻”进发展公司的念头里去。“那个时候真的很不容易,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自己来做,但始终都没有要放弃的想法”,于是熊颖春把家“搬”进了公司,为了研究某一个技术的应用,可以连续不吃不喝很长时间,实在累了就在公司的行军床上打个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快毕业的时候,他凭着自己的双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万元。现在,他的公司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熊颖春说:“如果我当时怕吃苦,不肯奋斗,公司几年前就倒闭了”。
“诚信其实比才华更重要”
被采访人:南京信息工程学院07届毕业生 葛家齐
和熊颖春一样,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葛家齐也是自主创业,他从毕业时就进入一家朋友的公司里工作,今年终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在自己的求职简历里,刻意夸大自己的水平。“担任过多次学生干部”、“有着丰富的实习经历”、“获过多项校级奖励”……这些话在大学生的简历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但其实有不少都是“掺水”的。葛家齐认为,大学生求职最重要的就是诚实、诚信。他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曾应某单位要求帮忙招聘一批信息化专业的毕业生,因为职位相对比较好,所以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有些简历里写着“在某某公司有4年实习经验”等等,但是面试时问到有关实践方面的知识,这些大学生便“一问三不知”了。葛家齐说,一个岗位数百人应聘,如何冲出重围?精心制作简历隆重推销自己本无可厚非,可在简历上或面试中“弄虚作假”就有问题了。就算侥幸能得到职位,但今后工作起来还是会很困难,明显力不从心,反而会增加工作的压力,到头来还是免不了“黯然离场”的结局。
诚信是立身之本,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尤为重要。求职是他们正式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应该守住诚信,否则,当诚信道德的底线被突破,它只会越降越低,并最终影响人的一生。(刘大颖 张琳 朱姝 于丹丹 陈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