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珠宝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珠宝行业 > 珠宝市场 > 网络招聘与现场招聘互动促就业
网络招聘与现场招聘互动促就业
作者:万玉凤 时间:2007/11/22 阅读:475次

    眼下,2008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拉开帷幕。为了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合理引导、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全国人才市场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于11月18日启动。

     网络招聘与现场招聘互动促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是全国人事系统每年一度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几年来,服务周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司益磊介绍,现在参加招聘会的用人单位数已由1万家上升到3万家,拟招聘人数也由32.1万上升到52.1万人。另据统计,2006年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206万人,占当年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0%。

  本次服务周活动由人事部主办、中国人才交流协会承办,据了解,参加本次服务周活动的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人才市场、人才信息网站、毕业生就业网站)、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员单位共计131个,其中包括所有副省级城市、26个省会城市的人才市场和7家民营人才服务机构。

  全国上下联动,完善就业服务

  在人事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人事部门对这次服务周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筹备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广泛向社会各类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发布了本次活动的信息,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人事部门大力提供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系统的配套服务,设立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窗口,做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一对一”的服务。服务周期间对参加本活动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一律提供免费服务。各参加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收费或变相收费。

  武汉市重点做好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举办就业专题培训,发布求职信息;辽宁省成立专门部门,组成七个调查组到高校开展调查登记工作;苏州市联系50家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志愿单位,切实做好特困生就业安置工作;重庆市开展贫困帮扶活动,发放全国十七城市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卡通”,优先推荐就业单位或见习单位。

  开拓创新载体,更加注重实效

  本届服务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拓创新,力争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有实效的服务。在服务周活动启动的同时,全国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所属人才网站联网开通试运行。据介绍,人事部以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为依托,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发了全国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所属人才市场网站联网平台,并与河北、重庆、贵州、山西、辽宁、江苏、成都等省市进行了联网试运行。

  联网平台具有“信息共享、公共服务、统计分析、网上协同”等功能,实现全国联网以后能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点登陆,全国共享”等多项“一站式”服务。联网开通标志着我国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将更好地整合全国人才市场信息资源,提高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本届服务周活动力求实效,各地人事部门强化就业信息服务,扩充高校毕业生人才库,利用先进的人事技术手段,免费为毕业生提供求职登记、就业推荐等服务,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西宁市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工作站”建设,强化就业信息服务;黑龙江免费发放招聘单位需求信息手册,还为毕业生免费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金华人才网在服务周活动专区开辟“你问我答”服务,在线解答毕业生问题;苏州毕业生就业网推出高校、企业会员制,尝试毕业生的配送服务,并配备网上远程面试这一新的招聘形式。

  各地因地制宜,举办特色活动

  服务周期间,各地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比如,江苏省整合省内人才服务资源,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百日行动”,开展“双百工程”等大型系列活动;海南省海口市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合理引导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定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泰达校园人才工程系列活动,在全国开辟东北、西北、西南三条校园招聘会路线;上海市设立高新技术等六个特色招聘板块,举办20场有针对性的现场招聘会。

  从去年11月服务周人事部正式启动了“千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建设计划”,一年来建立了200多家见习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届服务周期间,各地人事部门将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全面实施。

  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成为本届服务周活动的亮点。各地继续举办“人事厅(局)长校园行”活动,人事部门、人才市场的领导同志将深入校园,采用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就业政策,解答就业问题,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人生理想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陕西省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征文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还举办“大学生到基层从医从教助学金”申报供需见面会,完成2000个以上申报任务;山西省举办“成功就业、成功创业”为主题的“周末讲坛”公益活动;黑龙江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技巧培训大型演讲活动。

  贵州省、辽宁省、成都市、苏州市、武汉市等地分别开展了“走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校园活动”、“人力资源经理校园巡讲”、“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校园行”、“就业门诊”、人力资源专家就业指导与就业心理帮助等活动。北京、四川、新疆、黑龙江、苏州等地举办基层就业经验交流会、先进事迹报告会,宣传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典型单位。

  就业信息量大,服务内容丰富

  服务周期间,网络招聘会、现场招聘会互相补充,提供大量的招聘信息。据统计,各地将举行195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比去年增加55%,参会用人单位28000家,提供职位信息105000条,拟招聘人数42万人。服务周期间,共有127家网站举办网络招聘会,提供职位信息27721条,拟招聘人数10.15万人。现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合计拟招聘人数共52.15万人。

  根据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对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分析,职位需求排在前十位的专业类别是:管理、计算机、电子工程、市场营销、外语、经济、机械、法律、通讯、化学化工。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司益磊介绍说,本届服务周有十项主要活动内容,分别是:举办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大会;组织各地人才市场举办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做好“千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扩充高校毕业生人才库,开展毕业生就业推荐;宣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设立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窗口,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帮扶工作等。

  据了解,为确保服务周活动的顺利进行,人事部要求各参加单位认真执行人才市场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对参会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高校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服务周期间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并由政府人事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查处。

来源:《中国教育报》
热门推荐